點翠的翠,是翠鳥是翠。古時女子發(fā)型復雜華麗,珍貴的翠鳥羽毛因其色彩有綠松石般明艷,常被珠寶匠人用來與珍珠、寶石鑲嵌在一起,以黃金累絲鑲嵌,從皇族到民間富庶,名媛闊太皆以點翠斗艷。
清代《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但是有不少影視劇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制作成本有限?等,將各種“點翠”山寨壞了,比如《宮心計》里華麗麗的點翠鳳凰就讓人印象深刻。
翠鳥 《宮心計》里這個真的是(像)翠羽嗎?《甄嬛傳》里后宮娘娘們的頭飾就還是不錯的,一看是花了大價錢。
《甄嬛傳》里后宮娘娘們的頭飾一群人中,身份的輕貴從頭上的“點翠”就可以看出來。
點翠發(fā)飾 年代:清,尺寸不一,圖片提供:中國嘉德點翠是一種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金屬細工技法,是首飾制作中的一個輔助工種,是金屬工藝和羽毛工藝的完美結合。古時云南等地每年都要向?qū)m廷朝貢幾百對翠鳥,用此羽毛來制作各種頭飾、風景掛屏、盆景的花葉等點綴之物。嫻熟的珠寶匠人首先以金或鎦金的金屬制作出不同圖案的底座,再把翠鳥背部亮麗的藍色羽毛用特殊的膠粘劑仔細地鑲嵌其上,翠羽必須由活的翠鳥身上拔取,才可保證顏色之鮮艷華麗。
由于其制作過程殘忍,成本高昂,在清末民初其裝飾手法由燒藍工藝取代。今天,它們成為拍賣場上的珍物,從數(shù)萬至數(shù)十萬拍價不等,它既是精細工藝的體現(xiàn),又匯聚名貴珠寶,保存上乘的點翠飾品,更可欣賞珍貴翠羽鮮艷欲滴的色澤。
點翠工藝十分繁瑣精細,首先用金銀等金屬制胎,需保證胎底光滑平整,且有高度適宜的邊框。然后將翠羽梳理整齊,放置在牛角板上,用毛筆蘸取鹿膠、白芨水等天然膠質(zhì)涂抹翠羽背面,陰干后刮平裁剪,再以骨膠或鹿膠粘貼在金屬胎上,加固后用瑪瑙石“刮青”,使器物呈現(xiàn)出艷麗靈動的青藍色,與金屬部分交相輝映,金碧耀目。有的還會與累絲和珠寶鑲嵌相結合。清宮后妃流行佩戴點翠首飾,其中內(nèi)務府造辦處曾設點翠匠三名,專事承造宮中點翠活計,翠鳥羽毛的收集,則由皮庫專責。
點翠工藝中,翠羽根據(jù)部位和工藝的不同,可以呈現(xiàn)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鳥羽的幻彩光,使整件作品富于變化,生動活潑。
點翠雙龍紋簪 年代:清 寬12cm這件清代雙龍紋的點翠面簪,是清代頭面首飾中的大件,以胎體鎏金,作雙龍戲珠形,神龍身姿矯健,線條優(yōu)雅舒緩,中嵌紅色寶珠一枚,明艷奪目。簪上翠羽保存完好,基本無脫落,顏色十分鮮亮純正,羽毛絲理順服,光澤如新,應為高手匠人所作。
此發(fā)簪來自國加利福尼亞收藏家1939年以前收藏。它通身白玉,細膩潤澤,發(fā)簪首部采用金鑲玉工藝鑲嵌珊瑚等寶石,如花朵般綻放。葉片上以點翠工藝裝飾翠藍色羽毛,色澤艷麗明亮。整支發(fā)簪裝飾繁復,工藝精湛,雍容富貴,艷麗奪人,為晚明時期達官貴婦裝飾之佳品。
點翠頭飾 年代:清 尺寸:長12cm此頭飾采用點翠燒藍技藝,主體做纏枝蓮花狀及“福”字圖案,下綴七串白玉珠子,并用各色寶石做結,每串皆為九顆,“九”為中國傳統(tǒng)至陽之數(shù),吉祥富貴,寓意深遠。
點翠魚草蝴蝶鑲指南針簪 年代:清 尺寸:長24cm此簪主體采用點翠燒藍技藝,先用金屬絲掐出金魚和蝴蝶的輪廓,再用翠鳥羽毛黏貼,并點綴各色珍珠、寶石做蝶身,真草的使用,自然清新,并勾勒出“魚戲淺草”的意趣。最特色之處,在簪尾地方巧妙的鑲嵌了一枚指南針,這使得整個簪子除了裝飾功能外,更多了實際功用,別有一番意趣。
銀鍍金點翠龍頭福壽簪 (一對) 年代:清 尺寸:長44 cm此福壽簪采用點翠燒藍工藝制作蝙蝠、蝴蝶圖案及“壽”字和“吉”、“有”字樣,用白玉穿綴,各色寶石做結。雍容大度,且“福”、“壽”寓意吉祥。
此點翠制品呈鏤空長條狀,銅絲勾勒輪廓,花卉、人物、建筑無一不足,以點翠燒藍技藝渲染,花卉自然,人物生動。
點翠嵌白玉鳳簪 年代:清 尺寸:長23cm此鳳簪運用點翠工藝刻畫出栩栩如生的鳳鳥,振翅欲飛,鳳身及鳳尾以白玉鑲嵌而成,吉祥美好。白玉瑩潤無暇,翠鳥羽毛的藍色鮮麗無雙,嬌艷奪目,二者相互映襯,華麗中不乏富貴。周圍飾以花草紋飾,擇葉點翠,整器鳳舞花間,金翠相應,層次豐富,雍容富貴。
點翠頭簪 (一對) 年代:清 尺寸:長29.5cm此對點翠頭簪,大面積采用點翠工藝,僅在細微處露出金屬光澤,并用玉石點綴花心,就完美的勾勒出了一片繁花似錦、雍容華貴。下綴數(shù)條金屬細鏈,間以點翠花型,金黃色和明藍色相互映襯,典雅中透著莊重,極具韻味。
銀胎點翠嵌寶頭釵 年代:清中期 尺寸:長14.7cm此釵銀胎,釵花以金片作花枝蝙蝠紋底托,均勻黏貼翠羽。蝙身嵌寶石,花瓣花葉上均鑲珊瑚珠,珍珠以為裝飾。花蔓間又點綴碧璽石榴,佛手為點綴,以寓“福壽三多”。此釵寶石華美,翠羽嬌艷,碧璽淡雅,相得益彰,又兼工藝精細,為清代貴婦所用飾品。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