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八十年代日本時裝設計師開始在國際時尚界揚名和產生影響力,第一代是三宅一生,高田賢三,第二代是川久保玲,山本耀司… …,這除了因為他們的創意,對傳統西方時尚美學帶著不一樣的觀點,產生了設計方面的獨特牲之外,國際時尚界對日本設計師的興趣便開始不像昔日般強烈,捧上天。近年的聚焦點是中國市場,中國模特和中國設計師,法國品牌卡夏爾也由中國設計師劉凌和孫大為擔任創作總監,這便是天時地利人和!
ATSURO TAYAMA,在日本時裝勢力最風光的七,八十年代曾任山本耀司的助手,并替山本在巴黎建立Yamamoto歐洲公司,然后在1982年創立自己的同名品牌,80年代末開始每季在巴黎時裝周走秀,也曾擔任 Cacharel 的主設計師,看在這位日本設計師眼里是否唏噓?風水輪流轉?
“今天中國設計師對時裝的熱誠和向世界出發的野心是可以與任何一個國家的設計師匹敵,問題是他們要有原創性,才可以在國際舞臺上立足,同時要和西方時裝的形式產生一種對照,才能像當年日本設計師工程學系掀起的時裝新浪潮。直至今天,80年代的日本設計師最能在歐洲與當地時裝產生一種對照,也是才華和創意、最洋溢以及最輝煌的年代。”


看ATSURO TAYAMA的設計,我不會認為它與西方時尚帶著一種強烈的對照,但自有它的的個性, 一種sophisticated casual chic,也很容易察覺是出自日本設計師之手,他們最喜愛的unconstructed或deconstructed,是人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人,像最新的2012年春夏系列以60年代Mondrian藝術及70年代法國電影為靈感,運用松軟unconstructed的衣服線條,不同材質,色塊和圖案的混合,帶出一種輕松隨意的態度,有別于法國時裝無論在衣服剪裁,輪廓和搭配上的講究,以及對打造人體黃金比例的嚴謹,也許正如他說:“日本文化體現在衣服上是一種感覺,它的精神是謙恭而不失態度。而我心中的ATSURO TAYAMA女性是獨立自主的,有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穿衣風格休閑時尚,是罵,將不同風格的元素放在一起以產生有趣的反差對比。“
個性美才是向世界出發之道。
Janice Wong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