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充斥著名牌的地區“奢華”的真正意義何在?作為一個普遍預期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頂級奢侈品消費國的中國,很多國際品牌正在降低門檻試圖迎合他的市場。與此同時,中國香港也已是高端產品人均消費水平最高的地區。
但是,至少在香港這個城市,從任何一個角度看LV(路易威登)都已過時,因為香港人尋求獨特的,能反映出他們獨特的東-西文化薈萃風格的奢侈品。人們對本土品牌自豪感越來越強,同時另一種意識也在普及,即:奢華不完全等同于在自己胸前的法國設計師姓名縮寫。(盡管不少人仍然這樣覺得)。
總部設在香港的Shanghai Tang,可能是最知名的中國時尚品牌,在當地持有一定消費忠誠度。像中環這樣的購物區有著無數的歐洲設計師的品牌專賣店,但沒有一家能做到像Shanghai Tang那樣允許客戶在店內隨意欣賞,并近距離接觸帶有手工刺繡花樣傳統旗袍定制業務。Pedder街上的旗艦店內有許多紡織品,比如在其他地方很難見到的手工絲綢制品。
在中國,因為稀有而變得奢侈,就像歷史建筑在中國變得越來越少。 (流傳的笑話,該國的國鳥就是建筑起重機)
今年在香港,英國前水警總部被改建成一個零售店和餐飲區。19世紀的白色粉刷建筑物,被稱為1881年文化遺產,現在正被Cartier(卡地亞),Piaget(伯爵),Rolex(勞力士)和Tiffany(蒂芙尼)等頂級手表和珠寶品牌用作總部地點。而Shanghai Tang則獨辟蹊徑,把自己安置在香港歷史上首批消防局中的一所磚結構建筑內。
即使各大型國際連鎖酒店已建立無數新的賓館,但當問任何香港人什么是城里最豪華的酒店,答案很可能會是Peninsula(半島酒店)或傳統的Mandarin Oriental。
半島酒店,在20世紀20年代開業,它獨有的品質,即使現代化的同行都無法復制。此外,沒有任何地方能有14個勞斯萊斯幻影車隊,或屋頂直升機停機坪。
上海甚至比香港更重視屬于它的傳統的東西。
今年一些最大規模的酒店開業,都是在歷史性建筑內進行修建的。當Peace Hotel(和平飯店)在2007年關閉,以便進行翻新工程,這也是其地位下滑的最后階段,那時這座優雅的20世紀20年代上海外灘建筑輸在過時的家具以及服務的缺陷。七月下旬,它以Fairmont Peace Hotel(費爾蒙特和平飯店)的名義老店新開,那里的房價達到2400人民幣,約合355美元/夜。
中國消費者“在動用自己辛苦賺來的錢之前,會很想了解他們他們所購商品的起源和歷史還有傳統以及生活方式” 酒店的總經理Kamal Naamani這樣說道。
與此同時,在1910年前建的傳統俱樂部建筑內,Waldorf Astoria Shanghai(華爾道夫上海)在外灘開設了有20間套房的Waldorf Astoria Club(華爾道夫俱樂部)。該酒店的其余部分,將是一個249間客房的新大樓,會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
在上海恒隆廣場購物中心能找到幾乎每一個知名奢侈品牌,然而這個城市最最奢華的區塊仍然是外灘那歷史悠久的河濱建筑。
重點仍然集中在歐洲各大奢侈品牌商,尤其是中國大陸,那里的市場是新的,有許多消費者相對缺乏購買奢侈品經驗,他們會跟風似的涌向一個公認安全可靠的品牌上。然而在較為成熟的市場,消費者的重點會放在商品能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上。
“對我而言,奢侈品是最能令人感到舒適的”Shanghai Tang的創始人David Tang說道,他還運營包括香港的China Club還有倫敦的China Tang。他的奢華–如:用中國明朝時代的杯子喝茶,聽Bose喇叭放的古典音樂等 - 都是個人獨享的事情。
不過,他指出,特別是中國大陸,消費的主要動力往往是能讓“其他人知道他們擁有某些奢華的東西。”
“西方的品牌很樂意繼續做這樣的生意,因為中國人覺得自己有必要,通過購買這些奢侈品牌,在他們鄰居面前突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怎樣的人,”他補充道。
還有一個問題:在哪里可以找到中國品牌?盡管有關中國消費能力的節節上升的說法,中國大陸沒有哪個奢侈品牌的知名度能接近外國同行的。根據當地和國際上的報道,在中國產品侵權問題,營銷方式不當,對高端客戶需求的處理能力不足等問題都很普遍。
現在,中國流行的品牌效應超過中國自己的品牌,西方奢侈品牌似乎是趁此絕佳時機,注入巨大資源開設專賣店并向中國消費者提供他們的產品。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