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作為阿里巴巴線下新業態,盒馬鮮生北京第5店落子亦莊,在位于經海一路的城鄉世紀廣場盛裝開業。
這個店址的選擇,多少有些特別,其與阿里勁敵京東集團總部的直線距離正好是3公里,恰在“3公里無門檻免費配送”覆蓋范圍內,比京東旗下首家生鮮超市7FRESH亦莊店離京東集團總部還近。創立7FRESH,這被外界普遍看作是京東用以對標、抗擊盒馬鮮生的重要舉措。
對手兵臨城下,不知京東集團“霸道總裁”劉強東是不是再次感到“恥辱”。(去年初,劉強東在一個公開場合說,他回老家江蘇宿遷過年,發現那里還開著競爭對手蘇寧、國美的門店,他說:這是京東的恥辱。成為江湖上廣受非議的“恥辱論”。)
阿里、京東PK的戲劇性,其實還不止于此。
如果考慮到帶領盒馬團隊攻城略地的侯毅曾在京東工作多年,而且,當年正是劉強東本人將侯毅提議的盒馬雛形方案Pass,如今侯毅投身“敵營”做得風生水起,“強哥”奮起直追效仿舊部,想必個中滋味,郁悶在所難免。
盒馬鮮生與7FRESH幾乎同時在亦莊京東集團總部附近開店,PK意味非常明顯
生鮮超市成為零售業搏殺新陣地
線上線下融合的生鮮超市,被看作是當下零售行業的一個“風口”,且來看看各家布局吧:
阿里巴巴:2016年1月,盒馬鮮生首家門店落地上海,截至2017年底在全國7個城市開店25家。2018年,盒馬鮮生計劃以北京為重點,在現有5家門店的基礎上新開30家門店,包括西直門、廣安門、雙井等重要商圈。
蘇寧易購:旗下對標產品為蘇鮮生精品超市,2017年4月,首家蘇鮮生在徐州開業,目前在全國5個城市共有6家門店。2018年,蘇鮮生將在全國新開50多家門店,到2020年,蘇鮮生門店總數將達306家,覆蓋全國各大重點城市。
永輝超市:2017年,旗下超級物種完成從誕生到全國4大區域、9大城市的版圖拓展,一年開出26家門店。2018年,超級物種將在更多城市開出新店。
在上述三家之外,試水類似新型業態的,還包括美團、本來生活、步步高、大潤發、世紀聯華、百聯等十幾家。
再看京東,2018年1月4日,京東首家線下生鮮超市——7FRESH亦莊大族廣場店正式開業,這個時間比阿里晚了整整兩年。據京東生鮮事業部總經理王笑松介紹,7FRESH要在未來3-5年開出1000家門店。
1000家!你沒看錯,起步最晚的京東口氣最大。這種打法,“非常劉強東”。
對此,有媒體搬出另外一個案例:去年4月,劉強東宣布未來5年將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一半在農村?墒堑搅四甑祝〇|悄然改變口徑:到2018年底前,京東旗下一站式B2B訂貨平臺京東掌柜寶將覆蓋100萬家中小門店……業內人士提醒:“對于京東預估的任何開店數,要謹慎看待!
有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當純電商發展遇到瓶頸(網民規模紅利逐漸趨頂,物流及獲客成本與日俱增,長期高投入仍虧損的壓力等)而紛紛掉頭轉向線下,這意味著零售業新一輪的搏殺已經開始,如何進行線上和線下融合,實現雙線良性互動,將是決定最后誰能勝出的關鍵。從這一點看,線下起家,已進行多年O2O融合探索的蘇寧占據了先發優勢。
京東從借船到造船讓人看不懂
從多個方面來看,阿里、京東、蘇寧易購的生鮮模式都非常相似。拋開各家線下運營的能力,回到京東線下發展的邏輯,有點讓人看不懂。
其實早在2015年8月,京東即以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持有后者10%股權。京東集團首席財務官黃宣德彼時表示,與永輝超市的合作是京東O2O策略的一部分,但該項目比目前其他O2O項目更具戰略意義。
黃宣德說,永輝超市是中國超市中最好的生鮮供應商,生鮮銷售占總銷售的比例大大高于其他連鎖超市,永輝一直專注于加強其生鮮供應鏈,可能擁有各大超市中最低的生鮮采購成本,毛利潤率非常健康。
入股永輝,劍指生鮮,京東的意圖非常明顯。
去年12月,身為京東最大股東的騰訊以42.15億元的價格獲得永輝超市5%股權,試圖重點培育超級物種,與阿里爭霸新零售。據媒體報道,這筆大買賣的中間人,就是京東。
由此可見,不管是京東還是騰訊,對于永輝超市在傳統生鮮領域的優勢以及對于超級物種的孵化,都是認可的。
那么問題來了,京東為何不選擇和永輝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把具有先發優勢的超級物種做大做強對抗盒馬,而是自己去做7FRESH呢?
看看去年底永輝集團董事長張軒松在一個訪談中的講話,你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說,永輝與京東的合作一直沒有辦法展開,原因在于快消品和生鮮領域一直在打價格戰,永輝無法接受!鞍⒗锞〇|都將快消作為燒錢領域,這兩家都與我們有同業競爭,難免考慮到數據、供應鏈是否有競爭! 張軒松稱,之所以選擇與騰訊合作,是因為騰訊與永輝不存在業務上的競爭。
“和京東合作,原來是希望生鮮交給我們來做,可能也是因為當時我們能力不夠,就沒有交給我們。目前京東也在生鮮上燒錢,一年燒20億以上,對我們來說無法接受!睆堒幩杀硎,永輝和京東的合作,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不會變化,“當然很長期我們現在也不好說!
分析人士認為,永輝和京東之間的合作從一開始就有問題。作為一家上市企業,永輝不可能為了配合京東O2O戰略在線下大舉擴張店面;對于京東來說,將流量導入永輝超市也會影響京東銷售收入。
有媒體報道稱,此次京東大張旗鼓進軍生鮮領域,無疑會讓雙方之間的關系更加疏離、緊張。
這是一個“1+1<2”的結果。
體量達10萬億的生鮮市場是一片藍海,因為其用戶粘性強,從而成為電商們全力走向線下的“入口”。如果說京東之前入股永輝更像借船出海,后來在線上設立生鮮頻道(2016年初)、在線下開辦生鮮超市(2018年1月)則是迫不得已造船試水。勝算幾何,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