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在上海新天地太平湖公園內,一場以“不逐流,自潮流”為主題的時尚吸睛盛宴震撼上演。來自世界各地的600余位貴賓齊聚一堂,其間不乏文化、政治、商業等領域的重量級人物,以及知名媒體、時尚達人等等,只為一同見證2017“Imagine Talents創意新星”大秀,暨2017秋冬上海時裝周閉幕大秀。此次大秀由著名時尚潮人徐峰立擔任主持并開場,來自丹麥著名音樂組合Saint Cava的歌手Erika Casier Ramos更是現場演唱了一首專為此次大秀創作的音樂作品,與現場取自設計師設計手稿與大秀主題元素的舞臺設計相輔相成,為嘉賓們帶來了這場精妙絕倫的全方位時尚體驗。
“Imagine Talents創意新星”大秀是哥本哈根皮草與國際一流時裝設計院校和生產商的合作之巔,參選者經由各學府層層選拔,而參選款式由當地頂級工藝師和專業廠商協助完成。由哥本哈根皮草設計中心提供的專業、前沿皮草時尚和工藝的培訓和教學輔導,也是幫助皮草行業源源不斷地輸送高技能皮草設計人才,引爆創意無限的幕后支撐。作為全球公認的皮草原料時尚品牌和領先的天然3D面料供應商,哥本哈根皮草致力于推動皮草應用和皮草時尚創意的無極限,一直走在皮草時尚最前沿,是業內公認的皮草工藝和時尚潮流源頭。此次大秀的主題“不逐流,自潮流”完美詮釋了當今千禧一代追求個性的特質,同時與哥本哈根皮草一直以來倡導的“我就是我Be Yourself”的創新精神不謀而合。
繼過去兩屆“Imagine Talents創意新星”時裝秀成功舉辦,此次大秀首次落戶在亞太區,并選擇了中國時尚產業的中心——上海。上海時裝周正逐漸將其T臺為世界各地更加多元化的品牌與設計師伸展開來。哥本哈根皮草借此良機,用“Imagine Talents創意新星”大秀為世界矚目的時尚盛會畫下了完美句點。25位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等世界各地藝術名校的年輕設計人才與哥本哈根皮草共聚于此,展現出了他們對于未來皮草設計的理念,匯集前衛獨到的想法創意、淵遠豐厚的文化傳承以及紛繁精湛的皮草工藝,引爆對以自然和品質為核心的當代生活方式的創想。
在2017年“Imagine Talents 創意新星”大秀中,25位設計新秀的設計靈感與理念各具匠心,自成一格,從藝術作品、哲學思想,到文學、自然、生物、電影等等元素,經過設計師們的巧思和精湛細膩的皮草工藝,在這種立體面料之上得到了更加廣泛和多樣的展現空間,充分演繹出“不逐流,自潮流”的內涵,為未來時尚界帶來了25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更是讓時尚界看到了年輕個性且可持續的皮草風尚。
丹麥科靈設計學院
“這件服飾的靈感來自一幅有關視覺混亂的照片,我希望在皮草的表面來實現這些圖案,同時展現3D效果! ——JIAWEI WANG 中國
丹麥皇家藝術學院
“’’相似性’’的定義為出現兩者類似的情形。我以這一哲學理念為基礎,設計出一種可以使皮草這一精致面料兩側部位都得到均衡利用的工藝! ——IBEN LEA RASMUSSEN 丹麥
“我的靈感來自鯨魚身上的藤壺(這些通常被稱為生長在石頭和鯨魚身上的圓錐形狀的方解石’’外殼’’),通過這件皮草服飾來對其進行詮釋,展現它們是如何在一個深灰色的鯨魚身上生長繁衍的。” ——MAIA OMANN BINDESBØLL 國籍:丹麥
“我的想法是希望嘗試皮草的多種應用方式,通過改變傳統的皮草經典款式,將其設計成一件裙子! ——SHILA GAONKAR 丹麥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寂靜滲入我的肌膚,我從黑暗走向光明。我一路走來,成為我想變成的那樣:一個我渴望成為的靈魂,一個生活在夜里的人! ——MARCO BAJJALI 西班牙
“我的皮草作品中融合了歷史、文化和個人元素,打造了視覺敘事效果。受到那些神話中狂放迷人、不循常規的女性的啟迪,我通過皮草花盛開的圖案營造出3D效果” ——ROSE DANFORD-PHILLIPS 英國
“我的參賽作品理念來自于對現代皮草外套進行重新解構和融合。通過在皮板背面運用皮草面料,我可以在邊緣設計自由發揮,從而減少了襯里的使用! ——COLIN HORGAN 愛爾蘭
東京MODE GAKUEN服裝設計學院
“我受到了幾何圖案和立方體的設計理念影響,因此在作品中將其呈現出來! ——TOMOYA HASEGAWA 日本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我的靈感來自中國的傳統刺繡,因為刺繡和皮草工藝有著類似的元素! ——HU SANG 中國
“我的靈感源自細胞實驗室,這讓我聯想起這件服飾的面料。此外,我還通過把服飾的結構和細節與一些實驗室的元素相結合,嘗試探索更多不同的設計途徑! ——YONGNING MAO 中國
中國美術學院
“我的靈感來自《水果硬糖》這部電影,在電影中我感受到了劇中未成年女性主人公內心的反叛精神和她的出色表演。因此,我調研了那些未成年女性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狀態。” ——YANG DANPING 中國
“我的靈感來自于美國畫家Adam Lister和法國設計師Jean Jullien的諷刺畫作,作品中對網絡成癮進行了批判。”——CHEN YUJIN 中國
“我的靈感來自于龐貝古城,人體上面覆蓋的火山灰形成的凝固感讓我聯想起石膏像和“裂痕”以及具有破壞性的構造。我將人體的廓形通過裂化效果來展現,以此來表達這一思想! ——CHU QIUYI 中國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