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王者之石:祖母綠、藍寶石、紅寶石、鉆石……亙古至美的寶石,從名字就可窺不朽價值。
然后——世界之石:每一顆寶石的起源,都是一頁歷史、一段傳奇或一個象征,卡地亞則是這些寶石命定的守護人與詮釋者。
還有——慧眼之石:從數千枚頑石中,一枚枚精選而出,以耐心與勇氣,揭示它們隱藏的美麗。
最后——卡地亞的精湛設計,以及其對世界的敏銳覺知,為作品注入動感與能量,開啟高級珠寶的全新路徑。
《卡地亞藝術》雜志將與您一道沉吟共賞,品鑒這100余件高貴獨特的帝王之作。

卡地亞皇家瑰寶
枕形祖母綠– 26.60克拉
矢車菊藍寶石– 29.06克拉
鮮紅色紅寶石– 10.17克拉
凈透無瑕鉆石- 30.21克拉
卡地亞,巴黎雙年展,2014

皇室冠冕
鉑金、1顆166.18格令天然珍珠、1顆5.01克拉枕形鉆石、天然珍珠、枕形鉆石、明亮式切割鉆石
冠冕可用作項鏈,天然珍珠可拆卸,作為吊墜單獨佩戴
卡地亞,巴黎雙年展,2014

Reine Makéda項鏈
鉑金、1顆采自莫桑比克的15.29克拉橢圓形紅寶石、1顆3.51克拉D IF圓形玫瑰式切割鉆石、1顆5.10克拉E VS2梨形玫瑰式切割鉆石、凸圓形和刻面切割紅寶石珠、梨形玫瑰式切割鉆石、圓弧形鉆石以及明亮式切割鉆石。紅寶石頸鏈以及鉆石項鏈可分別單獨佩戴。
卡地亞,巴黎雙年展,2014


凈透無暇鉆石項鏈
鉑金,1顆30.21克拉D IF梨形鉆石、1顆17.40格令天然珍珠、2顆共計7.26克拉盾形的梯形切割鉆石,梨形鉆石、明亮式切割鉆石
鉆石可置于戒指上
卡地亞,巴黎雙年展,2014

皇家珍珠
瑰麗碩大的珍珠,歷史塵煙盡掩神秘。喬治五世之妻瑪麗王后篋中物,皇室出身令其更顯尊榮。得益于卡地亞的精湛工藝,這顆皇家珍珠得以保留當年鑲鉆原貌,更化身為一件可拆換珠寶的點睛之筆:別具匠心的鉸鏈裝置,將鉆石與珍珠巧妙結合,須臾之間即可從頭上的冠冕化作頸間的項鏈。這件作品還搭配了一副渾然天成的水滴形珠珥,如此完美的兩顆天然珍珠,即便對卡地亞這樣的頂級專家,也是不可多得的意外驚喜。
深紅色非洲紅寶石15.29克拉紅寶石,嵌墜于垂幔式項鏈中央,艷光灼爍如金石余燼,結構整飭而不失柔貼,如高級晚裝般流曳生姿,可謂心手相通的靈魂巨作。完美的造型、流麗的火彩、富貴的鋪排,激蕩出無限的意境與深邃的靈思。一粒又一粒、一排又一排、一串又一串,多少精工巧酌,多少時光拋度?這條風華絕代的項鏈還沿襲了卡地亞可拆換珠寶的傳統:將紅寶石頸鏈取下,僅余晶瑩鉆石;繁華落幕,更顯清絕。
凈透無瑕鉆石凝神注目,惝恍眩惑——這顆凈透無瑕的30.21克拉梨形鉆石似乎為捕捉到的每一絲微光注入了魔咒。情緒也如暗河奔涌:天地最稀有的造物,在珠寶師的手中,化作凈透晶瑩的天工巧作。卡地亞為這顆神話般的寶石設計過兩款珠寶:一條鉑金鑲鉆項鏈,搭配兩顆華麗的風箏形鉆石,垂墜于一顆渾圓潤澤的珍珠下方;另外一件則是一枚極致精美的爪鑲戒指。一顆雋永奇石,兩般不同面貌……

凈透無暇鉆石戒指
鉑金、30.21克拉D IF梨形鉆石
卡地亞,巴黎雙年展,2014

Bleu-Bleuet戒指
鉑金、1顆采自克什米爾的29.06克拉枕形藍寶石、2顆分別重為2.43克拉和2.17克拉的三角形鉆石、環形切割鉆石以及明亮式切割鉆石
卡地亞,巴黎雙年展,2014
高貴紅寶石純凈瑰麗的紅,不著一絲紫色。這種濃烈純粹的紅色,散發出魔法似的折光,光與影的神秘組合,隨日色推移不斷變化,在日暮時更是魅幻如謎。在高級珠寶古董雙年展上,卡地亞展示了一顆注定會永載史冊的古老紅寶石:優雅的枕形造型,重10.17克拉,鑲嵌于戒指表面,葳蕤堂皇。來自抹谷的高貴出身,令其更加稀有名貴。
鮮紅色緬甸紅寶石形似蓮花的圣潔線條,與明亮式切割環形鉆石的優雅弧線,令這顆紅寶石更加獨特尊貴。這顆迷人的8.38克拉枕形切割紅寶石采自富有傳奇色彩的緬甸抹谷。整件作品以遠山為靈感,憑借對尺度比例的精確把握,完美襯托出中央主石令人迷醉的光彩,宛如敬獻給神明的絕世至寶。
矢車菊藍寶石“矢車菊藍”有一種濃烈深邃的絲絨質感,深沉如日暮時分的夜空,太陽已經墜落,白晝的光跡卻依然徘徊。這顆29.06克拉的枕形藍寶石采自海拔4,000米的克什米爾著名老礦,無論是出身、顏色、尺寸和重量都無與倫比。面對如此完美的一顆寶石,卡地亞選擇了兩顆低調但卻恰如其分的三角形鉆石,突出這“夜的片斷”醉人的幽光。

Viracocha 項鏈
鉑金、1顆26.60克拉哥倫比亞枕形祖母綠、1顆2.02克拉三角形的梯形切割鉆石、翡翠珠、圓弧形鉆石以及明亮式切割鉆石
翡翠吊墜可拆卸
卡地亞,巴黎雙年展,2014

Viracocha 項鏈細節圖
鉑金、1顆26.60克拉哥倫比亞祖母綠、1顆2.02克拉三角形的梯形切割鉆石、翡翠珠、圓弧形鉆石以及明亮式切割鉆石
翡翠吊墜可拆卸
卡地亞,巴黎雙年展,2014
祖母綠神秘的哥倫比亞祖母綠,色彩清翠而不失沉郁,隱藏無數生命密語。第一件作品,是一枚罕見的枕形祖母綠項墜,重26.60克拉,搭配幾何設計與簡潔線條,瑰麗迷人。此外,卡地亞還搜羅到了5顆哥倫比亞祖母綠, 創作出一套極其奢華的鱷魚飾品。最大的一顆9.04克拉,作為項鏈的中心主石;第二顆重3.81克拉,鑲嵌于一枚鉆石戒指上;另外三顆總重7.56克拉,鑲嵌于一條蓄勢待發的鱷魚的背部。這件引人矚目的三件套作品集卡地亞的多個重要元素于一身:卡地亞動物主題、卡地亞經典美學與卡地亞設計師獨有的創意與才華。

帕米爾項鏈及其設計草圖白K金、1顆采自塔吉克斯坦的49.74克拉梨形尖晶石、天然珍珠、明亮式切割鉆石
尖晶石可拆卸
卡地亞,巴黎雙年展,2014

尖晶石巨大的寶石,璀璨的鉆石,光潔的珍珠。各種繽紛繚亂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會不由自主地被吸附到這顆49.74克拉的尖晶石上。細膩而又濃烈的紫粉色,散發出深邃銳麗的光澤,優雅和諧的梨形切割,末端呈圓弧形,增添了幾分柔和潤澤。極致純凈的罕見品相,透露出這顆尖晶石的不凡出身:塔吉克斯坦的“呢喃群山”庫伊拉(Kuh-i-Lal)的礦場。在這座每年積雪九個月的大山腳底,坐落著一條碧綠豐茂的山谷。也許,卡地亞設計師的靈感,就是來自這一束柔美的雪絨花?
世界之石:非洲非洲,一片充滿現代符號的大陸。扭環手鐲,以無色水晶搭配縞瑪瑙與鉆石圈,層次更加細膩豐富,凸圓坦桑石兩側各嵌一顆三角形鉆石。腕式手鐲,部分鋪鑲鉆石與電氣石,部分鑲綴圓潤柔美的高級珍珠與縞瑪瑙,獨具均衡美感。簡潔,明快。
世界之石:南美洲卡地亞以各種隱喻手法與風格流派,揭示新世界的艷麗風姿與神秘韻味。姿態各異的爬行動物,蜷伏于凈透清澈的祖母綠或貓眼電氣石上,構成充滿自然主義風格的手鐲與戒指。另一件則是卡地亞特有的可拆換珠寶,可作為項鏈、戒指或手鏈佩戴。獨特的圖案設計,詮釋數百年的歷史意象。
世界之石:亞洲佛教徒認為,藍寶石是“覺醒之石”。在印度,藍寶石是雷電神帝釋天的專屬寶石。
藍寶石的光令人目眩神迷,散發均衡與張力之美,充滿象征、意象和旨趣。這條項鏈以一顆碩大的藍寶石為中心,造型恢宏均衡,令人聯想到內在的寧靜與平和。這枚鉆石戒指也同樣散發著端嚴靜謐的氣息,蓮花瓣形的圖案在帕帕拉恰藍寶石的火彩點染下璀璨綻放。
世界之石:大洋洲蛋白石的色彩如點彩派或抽象派的畫卷,卡地亞用它們揭示大洋洲的景象。在柔軟的手鏈上,鑲嵌各色藍寶石與鉆石;或者是在幾何圖案的手鐲上,模擬出繪畫般的色彩。這兩件作品都有幾個共同的關鍵詞:光與透明,演繹一場隨機的游戲;蛋白石與半透明,交織出豐富的肌理與層次。
慧眼之石卡地亞寶石:各種能夠激發藝術表達,融合精湛技術的材料。第一步是漫游、研究、邂逅、精選。然后是藝術家入場:雕塑、鏤刻、拼貼。隨著寶石雕刻家的匠心經營,以及意外靈思的忠實陪伴,每一件作品被鏤刻上不可替代的獨特個性。黑色的獵豹從整塊黑玉中脫胎而出,守護著陽光般燦爛的枕形黃色綠柱石,下墜一串末端點綴縞瑪瑙的鉆石流蘇。另一頭獵豹則從條紋瑪瑙中躍然浮現,蛋白石鑲嵌的豹眼,傲然凜視世界,圓形浮雕外嵌一圈鉆石,形成金石雕刻與柔軟服飾的和諧過渡,背后襯以金線刺繡絲帶。
設計造型、節點、弧線:卡地亞模擬動態藝術的精密構圖,讓珠寶釋放出富有節律的形式與動感。這款設計盡顯純凈之美與探索之趣:近乎抽象化的嚴格構成,為其賦予了一種動勢、韻律與能量。幾何造型的基座上,光線的嬉戲與游走的線條,形成層出不窮的幻影。獨到的設計,才是真正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