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時尚,從宏觀的角度而言應該指的是一段時期內能引領時代潮流、包含人間萬象的各種議題和信息。而狹義的時尚,理所當然地被理解為穿衣戴帽的時裝類內容。在這里所要討論的是狹義的時尚類電視節目。因為廣義上的時尚節目,在目前的中國尚未能出現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究其原因大約是這種題材的開發非常困難,而狹義的時尚節目顯然要好做得多,而且也好看得多。
1、中國時尚電視節目的尷尬現狀
現有的、為數不多的幾檔時尚電視節目基本只鎖定在服飾和美容上面。這恐怕是因為媒體策劃中需要讓"對象大眾化"的緣故吧。"對象大眾化"指的是內容和大眾的脈搏產生共振、形式上采用對象喜歡的樣式、并用他們樂于接受的方式講述。在這一點上,我們現有的一些時尚類節目做得都還算到位。
對于開拓了《美麗俏佳人》這樣一個時尚電視節目的創始人李靜而言,節目的成功讓她信心倍增,目前正在策劃一個面向已婚女性、甚至是貴夫人的時尚電視節目,內容將會比現在的《美麗俏佳人》更加多樣化,但依然不外乎穿衣戴帽等和生活有關的話題。
然而,僅有這些難道就能夠挖掘到時尚的本質嗎?時裝、美容這樣的實用型指導節目雖然是觀眾所愛看的,但是,它對時尚的內涵和精神缺乏應有的關注和自己的態度,在表達手法上流于表象,無法代表一個產業在電視節目上的最終形態。
時尚業在中國的起步時間并不長,當國外的各類時尚雜志紛紛大舉進入中國市場企圖撈取最后一桶金的時候,中國的電視業界卻并沒有感受到這種變化,或者說是行業競爭帶來的危機感,仍然在熒屏上循循善誘地告訴觀眾怎么樣穿衣戴帽,而無視如同娛樂業、體育界一樣的時尚業界正在經受日新月異的變化,譬如YSL品牌的創始人伊夫•圣•洛朗因病去世的消息,在中國的電視媒體上就未曾做過詳盡的報道——這條新聞在時尚界的份量完全不遜于美國911爆炸案,可是中國的電視界卻在這種時刻失語,令人惋惜。
在一個地區,有多少人關心娛樂八卦、關心體育賽事。就肯定會有多少人同樣關心著時尚圈,中國的電視媒體在時尚界發生重大事件的時刻卻很少會出現一個權威的報道,哪怕是小道消息也十分罕見,當華麗繽紛、形式多樣的時尚節目紛紛登上各個時尚中心城市的電視的今天,中國的時尚電視節目究竟何時才能有自己的話語權呢?
2、現有時尚電視節目的類型與特點
時尚電視節目如今在觀眾中較為知名的大體有北京電視臺的《時尚裝苑》、《魅力前線》,旅游衛視播放的李靜主持的《美麗俏佳人》以及鳳凰衛視李輝主持的《完全時尚手冊》。從這四檔節目里我們也可以看出時尚電視節目的三種類型:一種是以北京臺《魅力前線》為代表的,在介紹時尚資訊的同時,也加入階段性的時尚話題進行議論和點評,以此吸引不同層次的年輕人(不僅只限于女性觀眾),屬于泛時尚類節目;一種是以《完全時尚手冊》為代表的、以介紹時尚界各種資訊為主旨的信息類節目;另一種就是以李靜主持的《美麗俏佳人》和北京臺的《時尚裝苑》為代表,以指導觀眾怎樣打扮穿著為主旨的實用型節目。
這三種類型的時尚節目各有其不同的特點。泛時尚類電視節目其著眼點不僅僅在于教人穿衣戴帽,而是走"大流行"的路子,用實驗話劇、校園風尚、前衛藝術、新潮書籍等來拓展時尚的縱深,吸引到了不同層次的觀眾,相當于一個電視雜志,內容龐雜,覆蓋面廣,并使節目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厚重感。然而,從這個角度反過來再看《魅力前線》之類的節目,顯然在節目的縱深和厚重方面沒有做得十分扎實,整個節目仍然流于平俗,甚至顯得輕佻。
信息類的時尚節目過去常見于時尚雜志中,尤其以時尚(TRENDS)集團旗下的各類時裝類雜志較為突出。然而,雜志這種精準化投放的媒體本身的平面特性注定其不能像電視那樣光彩耀眼,因此,當電視熒屏上出現立體的、多變的時尚產品的影像,并且加入足夠多的世界各個秀場的實況錄像,立刻就能在瞬間吸引觀眾的眼球。不過,這樣的節目由于內容的單薄,圖像的單一,注定無法成為時尚類節目的主流形式。
實用型時尚節目的側重點在于在熒屏上用真人示范怎樣化妝、怎樣穿著、甚至怎樣采購服飾,這樣的內容顯然比枯燥的產品信息要活潑得多,因此就更能吸引年輕的女性觀眾。因為她們在日常著裝和扮靚技巧上往往都有著不同的困惑和難題,電視用真人示范的方式對她們的困惑一一講解,傳播效果要比平面媒體的單一和乏味要好得多。
3、未來時尚電視節目的發展方向
中國的娛樂新聞自1999年的《中國娛樂報道》出現以后才開始蓬勃發展,到如今,將近十年的光景,已經將娛樂業的方方面面通過各種形式的電視節目展現在了觀眾眼前,內容之豐富,形式之多樣,是觀眾在十年之前根本未曾想到過的。
中國的時尚電視節目目前尚處于還未來得及好好開發的真空階段,盡管已經有了一些節目,但距離一個產業的整體報道還相距甚遠。這也就是電視節目策劃者在做節目策劃時應該考慮到的,我們并不是已經擁有了很多節目,其實在很多領域,我們的電視節目根本就還未涉足。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也使得電視節目策劃者們有更大的舞臺可以施展自己的能力。
當前的觀眾對時尚產業的求知欲,已經不僅僅了解時尚產品的設計、樣式和使用技巧,停留在直接指導消費,而是需要從產業層面了解時尚產業內涵,比如時尚品牌的資本隸屬關系,時尚品牌的傳統內涵和發展歷史,時尚品牌的歷屆管理者和出身喜好,設計師的個人發展軌跡,品牌。
這樣的時尚電視節目可以讓觀眾需要從一個品牌的深度內涵去消費時尚,實際上,這也是西方成熟時尚消費者在消費時尚產品時的判斷依據。
依筆者愚見,未來的時尚電視節目可以從這樣幾個方向去策劃:
1、時尚界的《新聞聯播》和《鳳凰直通車》,聚焦時尚信息發布,報道產業內的重要情報,包括重要的新品和它的附加概念;新近投放的產品緣何不在所有市場發布的原因;新晉設計師、模特和他們的設計理念以及表演風格;時尚產業人物的重要舉動和觀點立場,和對產業的下一步影響。
這檔節目的立足點是報道產業、影響產業,目標是成為時尚產業的旗幟和風向標,以創造產業影響力為主要方向。
2、走娛樂路線的人物報道。娛樂化的報道方式,搜集時尚圈內的各種新聞,類似《娛樂現場》的時尚GOSSIP,以報道人物為主,比如著名設計師的職業變化(跳巢、被解雇),時尚產業與娛樂業明星之間的關系;不一而足。
這類節目的出發點是以高收視率,用娛樂新聞的樣式引導年輕消費者關注時尚界。
3、品牌內涵的分析。詳解某個品牌的發展路線,從最初由何種產品發展而來,它的主打產品和主打概念;代表性設計師的成長歷程,他/她在不同時期的不同代表性產品和主要風格;不同時尚品牌之間互動和跨界合作;一些細分市場的著名品牌介紹,比如只做珍珠飾品的Mikimoto等等,深度解讀時尚市場。
這種策劃思路兼具收視率和產業影響力。
4、秀場審美點評。世界各大秀場的服裝秀是很多時尚人士喜歡看的內容,但我們當前的節目除了介紹秀場上各款服裝的特點之外,沒有更深入的報道。事實上,作為需要擁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更應該指導觀眾怎樣看待各個秀場上出現的作品。比如與相似定位的品牌之間的橫向比較等,使消費者產生理性的審美能力,而不是盲目地追逐秀場上的潮流。
這類節目重在于從審美的角度解析時尚界的流行,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
總之,國內的時尚消費者已經處于消費行為躍升的臨界點,他們對時尚領域有更進一步的求知渴望,而絕不僅僅局限于怎樣穿衣戴帽的低端指導上。期待上述集中多方位多角度的時尚產業電視節目時代的來臨。
發表評論
相關的文章
"觀潮"共有3558篇與該文章相關的內容。
(查看全部),以下顯示其中最新文章5篇。
on
September(9月)25, 2015 at 12:03 AM | Posted by
XOXO

8月28日,“2015首屆中國生態環保面料設計大賽評審會”(簡稱大賽)在盛澤舉行。大賽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蘇州市吳江區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委會共同承辦,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人民政府特別支持。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5, 2015 at 11:41 AM | Posted by
XOXO

8月27-28日,“2015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評審會”(秋冬季)暨“16/17秋冬中國流行面料入圍評審會” 、“2015中國國際面料創意大賽評審會”在江蘇吳江盛澤舉行。活動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紡織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中國流行色協會、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承辦。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4, 2015 at 10:41 AM | Posted by
陳蕾蕾

誰是全球最性感明星?Victoria’s Secret絕對是至關重要的發言人之一,Victoria’s Secret內衣秀早就了眾多知名模特,品牌還推出了“WhoIs Sexy”的榜單,來看看今年的榜單排名吧。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3, 2015 at 11:22 AM | Posted by
陳蕾蕾

本周五,在英國的布里斯托城市,手袋品牌Mulberry遭到抗議,根據英國報刊The Western Daily Press的報道,抗議者希望引起品牌對人權的關注,品牌位于土耳其的SF Leather工廠存在侵犯人權的行為。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3, 2015 at 11:15 AM | Posted by
陳蕾蕾

Jean Paul Gaultier的服裝將于10月1日開始在日本的Seven&iHolding旗下的Ito-Yokado, Sogo和Seibu店鋪銷售,平價系列服裝可在7-Eleven便利店購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