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春夏巴黎高級時裝周已告一段落。美輪美奐的高級定制女裝為時尚界帶來無窮靈感,總體來說,兩種極端風格的時裝秀貫穿始終, 從堅決捍衛巴黎高級女裝傳統精粹的經典唯美主義,譬如迪奧(Dior)、華倫天奴(Valentino);到顛覆式的浪漫主義,譬如讓•保羅•高緹耶(Jean Paul Gaultier) 向已故歌手艾米•懷恩豪斯(Amy Winehouse) 致敬的50年代造型。
這是加里阿諾(John Galliano)離開Dior的第二季,在沒有找到合適的接班人之前,深受其影響的比爾•蓋登(Bill Gaytten)依然不可避免地同樣著迷于高級女裝的內部結構,并以一種“炫技”般的偏執來表達這種喜好。唯美的沙漏形展示出對女性身體的極致審美,透明薄紗隱約地透露出身體的輪廓;傳統千鳥格紋或者鱷魚皮與薄紗產生強烈的質感對比;無數的繡花與亮片自始至終的貫穿在晚裝設計中,而超大的裙撐夸張到有過度取悅之感。
蓋登熟知迪奧時裝工作室的每一道工藝技法,并不遺余力地揭示出其中的奧妙,打造出高級女裝具有魔力感的魅力。也正因為如此,這場迷人的實驗性發布會注定會留下了一些未揭開的懸念,就像迪奧繼任者的決定繼續懸而未定一樣。

Valentino 設計二人組Pier Paolo Piccioli 和 Maria Grazia Chiuri奉上了絕美的田園風系列。他們二人據說在最精髓的法國思想中找到了他們需要的文化支撐,主要是18世紀法國的啟蒙時期,尤其回歸到盧梭在他的自然科學理論中強調的“真實”價值的思想上。他們企圖讓女裝擁有一種真正的價值,他們堅定的信念把服裝上升到了“形而上”,而不止是膚淺的表面形式。
一襲襲半透明的水彩印花塔夫綢長裙打著漂亮的細褶,象輕盈的云朵一般從T臺上飄過,但細看之下卻是如此耐人尋味:古老技術的模糊圖案印花以及多層的蕾絲和薄紗,足以成為裙裝的典范。Chiuri和Picciolo 都是學配飾出身的,他們擅長于從細節入手,他們的設計中有大量讓人驚嘆的細節:極具雕塑感的泡泡袖剪裁、同色刺繡或鑲納產生的浮雕感或3D效果,對比感面料間的自由無痕接縫,精湛的細節工藝再次證明了高級女裝的唯美本質。
無論從Gaytten、Chiuri到新晉的“高定設計師”Giambattista Valli,他們都在竭力維護著這份業已稀缺的高級女裝事業。Giambattista Valli甚至一度說他希望將高級女裝定制工坊變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遺產基地,盡管這種希望看起來非常渺茫。他們把所有的夢想與心血傾注于高級女裝的舞臺之上,他們可以花費350個小時去完成一件薄衫,只為了展示他們絕佳的工藝技術。在這個大眾快銷時代他們小心翼翼地維護著最后的“奢侈”,其目的是促使大家認識到這些工坊正是成就時裝業的靈感源頭。
并非所有的設計師都是唯美主義的捍衛者,出位的異想天開者也比比皆是,時裝頑童Gaultier就是。
很難把已逝的歌手Winehouse那卡通到甚至有些粗鄙的形象與高級女裝聯系在一起,盡管她的音樂才能有目共睹,但Gaultie做到了。擁擠的場面、50年代的蜂巢頭,戲劇化的眼部妝容、甚至那一顆美人痣,所有這些元素都匪夷所思地出現在Gaultier 的高級時裝舞臺上。我們不禁要問:這是高級時裝嗎?這就是對時尚界美麗稀缺遺產的最后救贖嗎?然而看看這些如第二層皮膚般的復古緊身胸衣、銳利剪裁的裙裝上無比繁復的刺繡、鏤空和鑲滾工藝;我們有理由相信Gaultier在異想天開之余依然成功維護了高級時裝的精神。
秀的最后所有模特帶著面紗依次前行,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我們會追問他們是新娘抑或是悼念者?而時裝秀從頭到尾都有四個男孩在不斷地演唱Winehouse的作品比如《Back to Black》 。事實上,這一定也是Winehouse熱愛的顛覆方式,只是斯人已逝。
對高級時裝周而言,另一些意義還在于這是個名利場的舞臺。阿瑪尼(Armani) 的觀秀陣容堪稱豪華,云集的明星以及遍布的來自中東、俄羅斯或中國的大客戶,使Armani的秀看上去更象是時尚和商業兩大陣營的高端派對。而更巧的是Jessica Chastain 在秀開場前的幾分鐘獲知了她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消息,于是歡呼聲四起。Chastain 一直在努力壓抑自己的淚水,直到Armani 本人在后臺送了她一大束鮮花,她最終喜極而涕。顯然這就是有效公關。
當然出彩的不僅僅是公關,Armani的秀也堪稱完美。他以蛻變為主題展示了一場昆蟲變形記的超現實主義的秀。不過對于Armani來說,表達方式依舊是折衷主義的。
如果 Jessica Chastain 相信機緣的話,我們就可以大膽預測她將會穿著誰的服裝參加奧斯卡之夜。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