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一歲了,在思南公館辦了一場人與自然手工藝復興作品展,展覽很用心,整個老式洋房內全部用手編竹子圍繞,地上鋪滿茶葉,仿佛到了山間。

展覽開幕前的媒體見面會上,CEO和創意總監蔣瓊耳介紹了“上下”品牌這一年間的作品,有需要一年時間才能制作完成的搖椅,有需要2000工時制作的“君子”麻將,還有需要1920小時制作完成的薄胎瓷大腕“天籟”。看到這不禁感嘆這些是日用品還是藝術品?
此前曾聽蔣瓊耳在一個訪談節目里說奢侈品并不是價格高低問題,而是產品的設計開發和制作需要多少時間和用什么材質和工藝。
“上下”這個表現中國文化和美學精髓傳承,推崇“絢爛而平淡”生活方式的品牌所有產品都采用最佳材質,紫檀、和田玉、蒙古羊絨等,工藝上則還原中國傳統工藝,手工制氈、竹編無一不需要大量人工。
但是,“上下”終究是一個商業品牌,如藝術品一般生產產品要如何滿足店鋪銷售的需求呢?目前“上下”在上海香港廣場有一家店鋪,Hermes集團總裁Patrick Thomas并未透露具體銷售數字,但表示銷售表現超過預期,且多數消費者是中國人。
這確實是一個有趣的信息,因為提起“上下”就會想到上海灘和夏姿陳。上海灘無疑做的是游客生意,所以機場里店鋪開的最多,價格上也比較平易近人,產品上只要你能想到它就用“中國”的感覺做出來。夏姿陳是當代東方風格的品牌,作為巴黎時裝周官方時間表發布的品牌遵循服裝品牌的運作規律。
原先以為“上下”脫不開上海灘或夏姿陳這兩種中式感覺品牌的運作方式,現在發覺“上下”完全以復興中國傳統工藝為己任。這需要大量金錢、人力和時間來投入,即使學術機構或博物館都未必能靜下心來做,更何況是一個有商業目標的品牌,大概只有愛馬仕集團有這個決心和耐心。
多年前讀拉爾夫勞倫傳記,他一直希望把自己品牌塑造成愛馬仕一樣,但是他也知道如果那樣他的品牌就不能賣Polo衫,也不可能有50億美元生意,而當時愛馬仕只有10億美元規模。
現在,愛馬仕集團的生意超過20億歐元,啟用了新的女裝創意總監,與LVMH集團的大戰也取得進展,這都發生在上下這一年間。
其實,“上下”為什么中國人買的多原因很簡單,不是因為它是愛馬仕集團的奢侈品牌,而是因為它真的很中國,老外一時還看不懂這些內斂而高雅的中國生活方式產品,茶具、醉器、功夫茶桌,他們也用不上。
據說,“上下”明年會在北京開店,巴黎也在計劃中,我只是比較想知道在巴黎“上下”會賣些什么產品給老外。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