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喜歡這樣描述Giles Deacon——來自Cumbrian,戴著眼鏡,寬厚的肩膀上夾著一副菱角分明的下巴。似乎讓人有一種成不了設計師的錯覺,好像時尚設計師都應該是長的個性十足一般。
Deacon四十剛出頭,給人的感覺總是那么平易近人,使人覺得與他相處十分輕松愉快。他與人們印象中冰冷的時尚設計師相差甚遠,更別說是一個時髦的巴黎創作室了。然而,Deacon現在就在這工作,并且是時尚的掌舵者。
他是Emanuel Ungaro的創意總監,更像是Alan Bennett此等人物,而非Karl Lagerfeld。不是國寶級的人物,但是也擁有了幾乎所有優秀的特質。他舉止言語讓人倍感舒適,比如他會說“假如真理是”
Deacon 大器晚成的故事聽起來枯燥,然而這就是一個既沒有家世背景和貴人相助,也未受幸運之神眷顧的設計師的必然經歷。值得慶幸的是,他本來就不是一個巴望著能一步登天的投機分子,也不是一個愛興風作浪的時裝瘋子。“我不想做古怪的倫敦時裝,我要直接與全世界對話。從一開始,我就想好了自己設計的衣服將要掛在哪些店里賣。”這番話道出了Deacon的精明與務實。
他的首次個人發布就引起了國際時尚界的矚目,因為他請來了多位世界級超模走秀,他設計的女裝精致而成熟,這些都不是初出茅廬的圣馬丁新銳能夠做到的。自創品牌之后不到3 年,他拿到了英國時裝協會的年度設計師大獎。
Q:你何時決定投身于時裝界?
A:和某些設計師不一樣,我小時候并不迷戀祖母的內衣。我出生在英格蘭北部遙遠的湖區Darlington,當地混雜著舊式英格蘭地主的小孩和來自紐卡斯爾的匪幫小孩,我覺得很刺激。我不喜歡學校,對藝術性的事物更感興趣。中學畢業后,我進入了Harrogate 藝術學院,后來,一位時裝系的導師建議我報考中央圣馬丁,于是我試著發出申請,一切進展得很順利,幾個月后我就去倫敦學時裝了。
Q:你的圣馬丁同窗里面出了好多位著名設計師?
A:好像人人都念過圣馬丁。HusseinChalayan、Alexander McQueen、Luella Bartley 都是我的同班同學,Stella McCartney 比我小兩屆。學校經常請客座教授來短期授課,我們有機會與John Galliano、GeorginaGodley、Calvin Klein 一起學習。各學科之間的交流很自由,我們可以跑去雕塑系或平面設計系念幾個月。當時的圣馬丁仍延續著1960、1970 年代藝術學院的開放風氣。相比之下,如今圣馬丁畢業的設計師們接受的是更加商業化的教育。
Q:從圣馬丁畢業11 之后,你才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其間你在許多品牌工作過,最終是什么促使你自立門戶?
A:我與形形色色的人共事,學到了許多,有好的方式,也有壞的方式。直到有一天,我覺得是時候冒險了。我在倫敦創品牌,因為我是英國人。但我不想做古怪的倫敦時裝,我要直接與全世界對話。英國設計師總是被認為很有創意,但是有點業余。人們總是脫口而出,“瘋狂的倫敦”,與之相聯系的卻是簡陋的時裝秀和糟糕的工藝。我不想落入這個窠臼,我要用一小筆錢辦出很專業的時裝秀,所以我的第一場秀就請到了Linda Evangelista、Karolina Kurkova、Eugenia Volodina。而且,我從一開始就想好了自己設計的衣服將要掛在哪些店里賣。
Q:你把誰視作偶像或是繆斯?
A:我沒有繆斯。我有6位女性朋友,她們不是個個有名,但我欣賞她們的風格。如果我有了一個靈感,我會先征求她們的意見,如果6 個人都喜歡,就通過了。如果只有兩三個人愿意穿,我就撕掉草圖。我們有許多明星顧客,包括Natalie Portman、ScarlettJohannsson 、Claire Danes。不過,我喜歡顧客的差異化,不只有很酷的年輕姑娘能穿我的設計,55 至60 歲的年長女性也一樣。
原文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