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意大利工業聯合會和上海同濟大學合作舉辦“綠色技術”研討會,主要研討眾多致力于綠色經濟的項目與措施、艾米利亞—羅馬涅在能源行業進行的多項投資、機械工程行業的光電和低沖力應用方面的投資,以及 Tecnopoli高科技網絡。
知識、研究與創新一直是艾米利亞—羅馬涅經濟和生產發展的驅動力,也是其競爭力的核心。而在以后,他們更是迎戰未來挑戰所不可缺少的因素。而最重要的是,該地區正在運用“綠色經濟”,讓環境成為其競爭力的戰略組成部分。
艾米利亞—羅馬涅每年投資2億歐元在生產活動計劃、地區能源計劃和工業研究計劃上,進一步研究、創新和使用可再生能源,達到2020年的歐盟新目標。氣候與能源目標為降低20%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20%的一次能源使用,并保證可再生資源消耗比例在能源消耗中達到20%。

為達到上述20-20-20的目標,艾米利亞—羅馬涅還制定了更為具體的目標,成為意大利最多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地區。在同一屆政府領導下,還將完成Tecnopoli新高科技網絡。此高度創新和獨特的項目將在本地區9個省內打造10個“科學園”,從事能源環境、高科技機械和新材料、農業食品、建筑、生命科學、ICT和設計等類似關鍵行業。艾米利亞—羅馬涅的科學園將與地區的大學進行合作,建立6個實驗室和7個創新中心,雇傭1800名研究員。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暫定目標之一則是積極主動與中國建立關系。
本地區的另一個戰略性“綠色”舉措為建立43個全配置且生態友好的生產基地,有1500個企業入駐,提供健康、安全和環境保護相關的基礎設施和系統。這些企業尖端領域的先鋒將提供專家意見、知識和技術,為中國提供其見解、服務和技術,以達成雙贏的合作關系。
另外,在Spinner 2013計劃中,還含有與尖端環境技術相關的90個項目和15個企業。

艾米利亞—羅馬涅的出口與外部投資
從文化國際化與對外貿易和關系的發展中可以看出,艾米利亞—羅馬涅有著向外部世界尋求經濟發展的傳統。在本地區,國際化意味著將國外市場的貿易放在第一位,經濟通過生產協議和外部投資得到進一步發展。艾米利亞—羅馬涅在2009年的國外銷售收益超過360億歐元,是意大利第二大出口地區,且保證了出口貨物的質量(高科技產品占50%,意大利東北部僅為42.4%)。

其主要的非歐盟終端市場為美國、瑞士、俄羅斯和土耳其,而對中國的出口則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艾米利亞—羅馬涅對中國的出口量在意大利各地區中排名第三,這讓中國成為除歐洲市場外的又一重要合作伙伴。對中國出口增長的積極趨勢主要來源于“機械設備”。雖然艾米利亞—羅馬涅的外商業務仍舊主要集中在歐盟和北美(占總量的35%),但其在俄羅斯、遠東和中亞的投資日益增多。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占據重要位置的地區企業也開始向BRICST集團投去青睞的眼光(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和土耳其)。
而其中,中國在總的13個投資目標中占據第6的位置(在BRICST集團中為第一),90家艾米利亞—羅馬涅的企業直接向中國投資(其中60家在上海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