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你的眾多稱呼中(音樂人、作家、演員、環保素食、攝影愛好者、繪畫愛好者、手工愛好者),你最認同或在意的是哪些?為什么?
我想總結一下,就叫創作人好了。
其實每次填寫職業的時候,我都會很尷尬,總不能寫成作家、音樂家吧!如果是英文的writer或者musician還可以接受。
在任何一個方面,我都不是一個'家',而是當做喜愛的事情去做。
相比之下,演員會被動一些,要服從大局。然而如果有好的戲,演到投入的時候也會很釋放。
我想我還是在不停地搞創作吧,哈!哪怕做飯也是。
2.2002年的“跳房子”到今年剛推出了自己的個人唱片《田原》,你的音樂之路仿佛不是那么順利,但是你一直喜愛并堅持著對音樂的執著是嗎?
小的時候出了唱片,但很多事情不懂,被騙被一些不理解的事情絆住了。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能唱歌,反而跑去演戲什么的,很被動。
而新唱片《田原》中所有的歌其實在三四年前乃至更早就已經寫好了,只不過因為各種原因一拖再拖,直到今天。
我覺得音樂對我來說不是事業,而且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就算我不出唱片,也會不斷地聽音樂,也想唱歌,哪怕只是唱給自己聽。
所以,我一直堅持把音樂當做一種樂趣,而非工作,不用苦大仇深,也不用以此謀生,這樣反而更純粹。
第二張唱片中有許多遺憾,不完美,因為制作它的周期太長,磨損了許多熱情。我想它會是一個過程,我會從中吸取經驗,繼續前進。
3.你的文字總是有些魔幻、空靈且飄逸流暢的感覺,相信這些書中都會有你自己的影子。《斑馬森林》是從31歲的女人開始寫倒敘,《雙生水莽》又是寫高中迷茫的時期,而現在的《一豆七蔻》則是寫從13歲寫到 19歲。是怎么樣的一個想法,使得整個寫作過程是倒過來的?是你的回想?反思?反省?
其實畫家畫別人,但最終像是在畫自己。我想寫作也是這樣。
我書中的故事都不是自己的,我的生活比較殘缺,很小就開始工作什么的,沒有很多真正的經歷。但我喜歡聽別人的故事,并幻想自己是別人,很投入那些情景。
而且我相信人的經歷不止當下一世,有許多隱性的積累,所以我會在第一本書里寫一個31歲女人。
而《一豆七蔻》寫了7個故事,算是對自己的一個完結。我想再往后,我也一天天長大,以后很難再有心境去寫一些很少女情懷的東西,所以《一豆七蔻》算是一個結點。
4.你的書在國內外都受到歡迎,你還在繼續寫作嗎?下一本書有什么打算嗎?是會寫到童年時代嗎?
當然繼續!
之前的書顯得太自我,沉溺在自己的情緒中。我想下一本書,我會更加開闊一些。而且試圖找到一些真正的動力,尋找那些真正觸動我的東西。
我們這一代比較無聊,沒有什么大波動,總覺得不痛不癢。而且我們都從小受到西方的影響太大,覺得沒有自己的根基。而這一切,都是我要在作品中去探尋的,也許還在半路,但我會繼續往前走。
5.你最喜歡的書或者作家,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為什么?
小的時候很喜歡均特.格拉斯,大氣而又獨特,能將歷史和個人內心的沖突結合在一起,而且有幻想色彩。
村上春樹也是一個對亞洲很重要的作家,他懂得生活,也能暢銷,但同時又有良心。
保羅.奧斯特我特別佩服,因為他太會寫字,什么東西被他一寫就很動人。
另外我特別喜歡看科幻類的作品,比如說最近看了《未來閃影》(Flash forward),同名的電視劇我狂追,可惜被砍。原著沒那么多噱頭,但讀完之后覺得身在宇宙。
6.不到20歲就出演了備受爭議的電影《蝴蝶》,也使得你“一戰成名”,后來你的事業也都跟電影相關。在《青春期》、《左右》、《高興》等等電影后,你覺得拍電影是什么感覺?在拍電影的時候,你有什么感悟?或者說有哪一個瞬間或者什么事兒啟發到你?
我開始拍電影很偶然,我不是從小立志要當演員的。
當時麥婉欣很神經病地就覺得我會適合她的電影,而且給予了我莫大的信任。那部戲給我帶來了許多提名,最后還得到了金像獎的最佳新人。可當時我連頒獎都沒有去,因為我覺得得獎對我來說太不可能了,我完全不在那個體系之內。
后來再拍戲,都是邊拍邊學,到今天感悟其實挺多。做演員是件很荒唐的事情,你要很正經、很投入地去作假。然而入戲之后,你會發現,其實假也能成真。
我是一個平常感情不外露的人,有什么不高興也不懂得傾訴,反而拍戲成了我感情得到釋放點。
而且拍戲讓我認識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人,我總覺得許多拍戲時的經歷會是我寫作的素材。
7.在你的博客中看到,你很喜歡《猜火車》這部電影,還有什么其他電影是對你影響比較深的?你喜歡的演員和導演是?
一部電影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相互的,還關系到個人當時的心情和狀態。
對我影響很大的電影還有《燕尾蝶》,《搏擊俱樂部》,大衛.林奇的所有片子。
看這些片子的時候,正好我在長大,漸漸接受新的事物,世界觀也在一點點形成。
8.現在你也在主持《第一時尚》,想必你對“時尚”也有自己的想法。那么你覺得時尚應該是怎么樣?你在平時穿衣打扮的時候會注重什么?你會看雜志、時尚網站嗎?你所喜愛的設計師或者服裝風格是什么?
時尚應該是適合自己的,衣服和飾品是為人服務的,這個主次關系不能顛倒。
其實從中學開始,我就很拒絕打扮,因為那個時候有點兒反叛,總覺得這些事情都是沒腦子的小女孩做的。
反而是近些年,長大了,覺得好多事情都不用刻意回避,漸漸開始很自然地打扮。
平日我最注重的是舒服,其實衣服是有生命的,你要和它有默契,如果沒有,哪怕再好看的衣服穿上身也會很尷尬。
而且每天的心情和狀態都會不一樣,有時一件衣服適合今天穿,明天就不一定。
平常我比較喜歡看一些時尚博客,比如說Style bubble,我都看了幾年了,一直跟她一起成長。有了圍脖之后更方便,我會關注一些有趣的時尚圍脖,這樣了解資訊更快更直接。
而傳統的雜志,我的關注點有3個:一是主流雜志的大片,哪家促成了怎樣的模特/明星、攝影師、造型師之間的搭配,我會去看;
二是實用性,這些日本雜志做得很成功,它會給你很詳細的品牌和購物信息;
三是雜志的個性,比如說purple總有情色的意外,《裝苑》會有日式的專業和創意,還有國內的《東西》會有一些獨特的全球信息,我們《第一時尚》也和它有長期的合作。
9.感覺你好像很喜歡飾物,特別是戒指。這是你的小癖好嗎?你還有什么特別的小習慣小愛好?
我是一個愛掉東西的人,而且也不喜歡占有,不喜歡買太多東西,唯有戒指我能戴住,而且喜歡收集。
我還喜歡收買書,手很賤,看到書就想買。
還有彩色鉛筆,總覺得還差一個顏色,見到就想買。
每次別人送禮的包裝紙,或者什么產品的包裝我也總舍不得扔,總覺得還有機會用上。
10.作為環保素食者,你現在的食譜都是怎么樣的?除了素食你還有什么正在身體力行的環保行動?
其實我很喜歡做飯,而且吃素之后會更在乎食物的本質,而不是添加的佐料。現在更能夠體會一種食材本身的味道,更關注有機、天然的食物。
吃素之后我的食譜其實很豐富,很疲憊的時候,我還會做花卷、包子什么的來放松。
除了吃素之外,我還會經常跟一些環保組織合作,比如說根與芽。很喜歡他們從孩子出發的理念,所以經常會參加他們的各種活動。
我的新唱片全部是用環保紙做成,沒有用任何塑料,這次也得到了綠色和平的很大幫助。
而且我覺得環保對于個人來說,是個價值觀和習慣問題,很多人還不理解這種價值觀,也缺少環保的知識。我會不厭其煩地把它傳遞給朋友和身邊的人,哪怕去買水果,也會跟攤主多說兩句,讓他少用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