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時期
上圖這對金手鐲,出自隋朝那位備受寵愛的“小孩”——李靜訓之墓。這對精巧的純金橢圓形手鐲,每只分為4節,在每節的兩端鑲嵌半球形、透明無色的珠子;各節以方形嵌青綠色玻璃珠的小節相連;開口為鈕飾,一端花瓣形扣環,上嵌小珠6個;另一端一鉤,鉤端亦嵌一珠;鉤及環端為活軸,可自由開合。

宋元時期如今,在婚嫁中常說的“三金”,早在宋朝時期就已出現。南宋刻本《碎金·服飾篇》中將金釧,金鋜(戒指),金帔墜,列為聘禮中的“三金”,如果條件有限,可用銀鍍金替代。

明清時期到了明清時期,鑲嵌工藝進一步精湛,工匠們會將未經雕刻的彩色大寶石,鑲嵌在珠寶上。明朝王室的王妃們為了體現美麗與高貴,非常喜歡佩戴繁復而華麗的首飾。
上圖中的這對明代嵌寶石金手鐲,鐲內壁打磨得十分光潔;外圈表面焊有數個等距離分布的花絲金托,托內鑲嵌各色寶石。每只手鐲各由兩個半圓形扁平金片合成,其中一端作“活頁式”鉸鏈相連,另一端用一根插銷鏈接。手鐲可自由啟合,拔起插銷時,鐲便打開;扣下插銷時,則扣合牢固。
這種手鐲明代稱“金八寶鐲”,所鑲寶石數量、大小均依設計需要而定,妥妥的高級定制珠寶。去年在抖音爆火的梁莊王妃墓中,也出土了類似的手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