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F攜香港新銳設計師開拓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佛山這座城,可以說是將“古”與“新”完美融合的中國城市范本。
“古”的一面——它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廣府文化的發源地、興盛地及傳承地,是歷史上的“四大名鎮”、“天下四聚”之一。“新”的一面——它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是國務院確定的中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是中國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在“古”與“新”完美融合的佛山,舉辦一場“古”與“新”完美融合的時尚盛典,能有多少種創意跨界方式?近期,香港非營利時裝推廣機構Fashion Farm Foundation(簡稱FFF)給出了兩種解題思路。一是:歷史建筑 X 時尚展覽;二是:歷史建筑 X 樂隊演奏 X “時裝秀”。
6月6日-7月3日,“FASHION BOND大灣區時尚聯結巡展”佛山站在嶺南天地·簡氏別墅舉行;6月11日,“FASHION BEAT大灣區時尚音樂節拍”佛山站在嶺南天地·龍塘詩社登場。兩大活動均為“大灣區—時尚躍進 Fashion Forward GBA 2022”(下文簡稱“灣區時尚2022”)第三站的重要組成部分。
“灣區時尚2022”是個持續數月、巡回數城(包括廣州、珠海及橫琴、佛山、深圳、香港)的宏大時尚盛典,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意香港”贊助,由Fashion Farm Foundation策劃打造,旨在凝聚設計新銳,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時裝設計業發展。它既是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的大灣區重點活動之一,也是后疫情時代香港時裝設計界對粵港澳大灣區創意工業協同發展的創新探索。
歷史建筑為時尚活動增添文化質感
隨著國潮國風熱興起,這一屆年輕人對歷史文化越來越追捧。河南衛視《唐宮夜宴》、《洛神水賦》、《龍門金剛》等舞蹈爆火出圈;三星堆出土新文物,年輕人對其關注度堪比最新科技產品;在公園、在商業中心、甚至在有些辦公場合,我們都能偶遇穿漢服的年輕人……
逛歷史建筑和博物館也成了年輕人最愛的休閑方式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博物館參觀人次超過了11億人次,相比2001年已經增長了13倍。而且,這些觀眾中70%左右年齡都在30歲以下。2020年,全國光是未成年人參觀博物館都達到了1.2億人次。
歷史文化元素從未老去,他們正在年輕人的關注中煥發勃勃生機。“灣區時尚2022”活動的主辦方FFF抓住了這一趨勢。佛山站兩大活動的舉辦地嶺南天地,原址是迄今已有900余年歷史的祖廟東華里片區,是佛山文物古跡最密集、規模最大、傳統風貌保存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
其中“大灣區時尚音樂節拍”舉辦場地為龍塘詩社。佛山人都知道李眾勝堂保濟丸,龍塘詩社正是由保濟丸創始人李兆基在民國初年建立的,前身是李眾勝堂祖鋪的一部分。100多年前,龍塘詩社是佛山本地著名的文人墨客雅集之地。100多年后,作為佛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龍塘詩社成了“活化”的代表,屢屢成為音樂創作者展現靈感與魅力的舞臺。
另一大活動“大灣區時尚聯結巡展”的舉辦場地簡氏別墅建于民初,是著名華僑商人簡照南興建的別墅。整體仿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府邸式建筑,在細節上又具有中西合璧的特征。簡氏別墅不僅是佛山及周邊地區著名的“網紅打卡地”,更是早在2002年就已入選的“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作為“灣區時尚2022”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灣區時尚聯結巡展”已先后登陸廣州、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及佛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巡展每一站的選址在場地類型上都不重復,各具獨特性。首站廣州,選擇了行業基地“廣州設界”,是國家級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平臺,側重行業屬性;第二站橫琴,選擇了一站式國際文化旅游綜合體“橫琴創新方”,側重大眾休閑娛樂屬性。而第三站佛山獨具匠心地選擇了簡氏別墅,側重歷史文化屬性。
"每一站巡展場地類型不同,不同的城市選擇不同的地點,正是我們的策略。”Fashion Farm Foundation 項目總監楊錦淮表示,“我們把第一站放在廣州一個服裝工業園區,就是看中它的行業性、專業性,要知道從以前到現在香港服裝從業者都會跑到廣州買布料。第二站橫琴是個新興之地,旅游、休閑屬性明顯,平時客流量不大,但到了周末周邊過來的客流很可觀,這就有可能將巡展的影響力輻射到周邊地區。而第三站佛山選擇了歷史文化建筑,這是首次有時裝展覽在嶺南天地舉辦,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嘗試。”
嶺南天地代表、瑞安房地產佛山項目總監文德純在參觀了巡展現場后感嘆:“非常高興能看到這么多優秀的’’國潮’’品牌、’’國潮’’設計師,大灣區的年輕人設計出了這么好的作品,對我們觸動蠻大的。這次與FFF合作,歷史建筑與新潮時裝展結合,一’’舊’’一’’新’’對比,希望巡展能把佛山、把嶺南天地的時尚氛圍提升到更高層次。”
歷史文化元素給時裝展增添了文化質感,時裝展又點亮了歷史建筑的創意光芒。楊錦淮還表示:“我們把巡展第三站選擇在佛山,正是看重佛山的文化特質。我們大家都知道黃飛鴻,對吧?在我們印象中,佛山文化底蘊是很深厚的。我們選擇在嶺南天地辦展,一是它是歷史建筑,二是它面向大眾。我從來不覺得時裝藝術是一件離大眾很遠的事情,我希望時裝展能和公眾更拉近距離,更接地氣。”
集結新銳力量抓住灣區歷史機遇
如果說“復古”、“歷史文化元素”是佛山站區別于其他各城市的獨特亮點,那么“新銳”則是整個“灣區時尚2022”活動貫穿始終的鮮明特色。
"灣區時尚2022”項目聚焦大灣區城市的時尚設計新銳,既包括年輕時裝設計師,又包括設計院校學生。“大灣區時尚聯結巡展”邀請了超過20個來自內地與香港澳門的獨立時裝設計品牌,以及大灣區內6所設計院校,合計展出67件精彩作品。“在巡展上觀眾可以看到從設計院校學生到專業設計師的階段性分野,看到一個學生如何走到專業設計師。我們期望通過設計院校、時尚品牌這兩個不同階段的設計作品,來展現新銳人才的創意和成長。”楊錦淮這樣表示。
劉沛霖是來自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的應屆畢業生,也是參與巡展的設計院校學生代表,她感慨:“作為剛畢業的學生,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參加這樣規模的巡展,能看到其他設計師的作品,他們對不同主題的詮釋,不同面料和技巧的運用,都有很多巧思,能給我提供一些特別的靈感。”
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是參與巡展的6家專業院校之一。其高級經理吳茵瑤表示:“這次是我們第一次帶學生的優秀作品來到佛山參加時尚活動,這個活動可以促進我們和灣區其他城市的設計師、院校進行交流,也可以給澳門的年輕時裝設計師提供一個發展的機遇和平臺,同時我們的學生可以從其他優秀作品中領略到不同的設計理念、不同城市的文化底蘊,我相信對他們日后的創作或是思維發展很有幫助。所以這次活動是一次很有價值的城市間的交流與合作。”
另一大活動“大灣區時尚音樂節拍”更是年輕人群的狂歡。在活動現場,3支在潮流人群中人氣極高的內地樂隊,身穿3個香港時裝品牌的設計作品進行表演,音樂與時尚相結合的創新形式得到了新銳設計師們的一致青睞。參與該活動的Harrison Wong品牌設計師黃梓維更是贊不絕口:“能在百年歷史古跡中舉辦新一代樂隊的演出活動,這本身就是一種很有趣的結合,品牌能夠在這個有趣組合之下展示更是一個很好玩的嘗試。服裝設計應該是融入生活的,設計師也需要更多的展示可能性,所以這次以樂隊表演為主題的時裝跨界活動,對設計師來說是一個難得的不同形式的展示平臺。”
在“聚焦時尚設計新銳”之外,“灣區時尚2022”項目深耕粵港澳大灣區時尚產業。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FFF敏銳地看到了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歷史性機遇。就在2019年,FFF舉辦了粵港澳大灣區內首個以時尚為主題的跨城大型項目“大灣區—時尚·出行”,巡回珠海及橫琴、廣州、深圳、香港等地,獲得了寶貴的經驗。承襲2019年的成功經驗,“灣區時尚2022”再次在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城市展開巡回時尚之旅。
楊錦淮透露,“FFF過去10年,帶領香港品牌參與了很多國外時尚活動。最近幾年尤其是疫情之后,我們意識到國潮真正火起來了,加上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內地市場發展前景越來越廣闊,對本土時尚品牌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可以說本土品牌的春天來了。所以接下來10年,我們打算把重點放在大灣區,探索產業的協同發展。”
FFF積極為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師開拓大灣區機遇,可以說是“順時代大勢而為”。可以肯定的是,以“灣區時尚2022”項目為代表,香港時裝設計界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服裝產業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必將打破地域界限,深化城市間的連結,提升大眾對大灣區時尚產業的認識度和參與度,為大灣區時裝設計業的未來發展創造出更多可能性。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