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2日,上海 – 法國殿堂級珠寶腕表品牌卡地亞首次于中國舉辦古董珍藏珠寶展。此次展覽呈現逾280件高級珠寶及腕表作品,其中逾50件作品來自古董珍藏系列。展覽涵蓋彰顯卡地亞不同時期美學風格,在有著悠久歷史的上海晉公館,于春夏之交,禮贊時光之美,展現跨越一個世紀的卡地亞珠寶風格演變。
卡地亞古董珍藏系列(Cartier Tradition)的作品大多來自品牌1900-1990年間創作的臻品,在歷經珠寶工匠精心鑒定并嚴格按照品牌檔案館的記錄修復后,重新回到市場進行展售。透過這些古董作品所展現的時代風格,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卡地亞的當代創作,它們飽含時光與榮耀的傳承,將卡地亞獨樹一幟的美學風格及文化進行保存及延續,更是近一個世紀時尚風潮的象征。
此次展覽主要展出裝飾藝術風格(20世紀20年代)、貞·杜桑風格(20世紀30-90年代)的古董珍藏珠寶及腕表作品,凸顯優雅男士風范的古董珍藏配飾,以及深受這些風格影響的當代創作(1990年后)。裝飾藝術風格的幾何圖案、對比鮮明的色彩與博采眾長的創意,貞·杜桑風格影響下的靈動造型、異域風情,新女性主義時代盛行的白色珠寶和雞尾酒珠寶,以及現代時期大膽前衛的幾何珠寶皆于展覽上一一呈現。
展覽選址建于1924年的上海晉公館,這座擁有將近百年歷史的花園住宅具有新古典主義與裝飾藝術相結合的建筑風格,是上海流金歲月的記載與傳承。在這座充滿故事的歷史宅邸,誠邀每一位參觀者共同探索品牌逾百年的高級珠寶風格旅程。
卡地亞形象風格與傳承總監Pierre Rainero先生于展覽現場通過連線分享道:“卡地亞古董珍藏系列展示了卡地亞作品如何在時間和文化的長河中延續其珍貴的價值,亦是卡地亞獨樹一幟的美學風格得以保存的最好見證。因此,保存和記錄每件作品有其重要意義,實現其價值傳承更是我們對每件藏品的義務和責任。在購回和修復古董作品的過程中,我們秉持四大原則:完整性、透明性、一致性,以及使用傳統工藝,從而真實保存古董作品的原生狀態并傳承其文化意義。只有出自卡地亞之手,方能為卡地亞之作。”
卡地亞中國區首席執行官艾敬堯先生(Mr. Guillaume ALIX)也說道:“這是我們首次將如此豐沛的古董珍藏作品帶到中國進行展出,展現卡地亞獨特的品牌歷史傳承。中國顧客愈發成熟多樣,他們充滿好奇,想要不斷看到能使其為之驚艷的創作,此次展覽呈現的正是如此的作品。此次古董珍藏珠寶展,亦是對當代作品的致敬,它們共同體現了品牌最具代表的特點:雋永的創造力和永恒的優雅。”
裝飾藝術風格:瑰麗多彩的時期
裝飾藝術是一場規模宏大的藝術運動,極具先鋒精神的卡地亞通過幾何圖案和大膽配色,開創全新美學風格,成為裝飾藝術風潮的引領者之一。裝飾藝術對于卡地亞而言已不僅是一種風格,它更被視為一段完整且瑰麗多姿的時期。在這個被稱作“咆哮的二十年代”里,女性開始贏得全新的社會地位,獨立自由的社會意識亦影響了他們的著裝風格,交通運輸行業迎來迅猛發展,東西方文化進行精彩碰撞……這些時代的印記全部成為卡地亞的靈感來源,體現在設計之中。
圖2:卡地亞古董珍藏系列TREFOIL三葉草圖案發帶 1926年,卡地亞巴黎
TREFOIL三葉草圖案發帶,是裝飾藝術風格時期的典范之作。鉑金、海藍寶石、縞瑪瑙、藍寶石及鉆石的典雅組合,將具象的三葉草以幾何圖案詮釋。碩大的長方形枕形海藍寶主石尤為醒目,搭配18顆深藍色藍寶石,展現卡地亞受波斯和阿拉伯藝術配色的啟發。對稱幾何圖案由鉸接式鏤空鉑金底座上鑲嵌鉆石而成,展現伊斯蘭建筑藝術風格的影響。這款發帶亦延續卡地亞對可轉換珠寶這一設計理念的貫穿:中央海藍寶石與藍寶石部分可取下作為胸針佩戴,而束發帶兩端可連接作為手鏈佩戴。
ORNAMENT項鏈,透露出東方靈感對裝飾藝術風格的啟發。簡約純粹的幾何裝飾圖案為卡地亞對現代風格的不懈追求帶來了靈感,對稱的造型設計借鑒于伊斯蘭建筑的浮雕設計、拼鑲圖案及建筑本身的規則排列。卡地亞將這種東方風格融入鉑金、鉆石和珍珠的組合之中,鉑金和鉆石構筑的框架上,天然珍珠為整體造型注入和諧色調,下擺流蘇設計增添律動感,呈現別具一格的風格之作。
幾何蝴蝶結胸針,則是裝飾藝術風格時期黑白對比運用的代表之作。令人矚目的一顆枕形古典礦式切割鉆石,搭配數顆古典歐式切割鉆石與縞瑪瑙,以幾何線條勾勒出蝴蝶結圖案,孕育出卡地亞標志性的裝飾藝術杰作。
貞·杜桑風格:開啟創意新紀元
貞·杜桑女士自1933年接任卡地亞創意總監,成為當時珠寶領域為數不多的掌握著創意決策權的女性。20世紀40年代,時裝風格又一次傾向于凸顯女性曲線:纖細的腰身、裁剪修身的西裝以及更為修長的半裙。在她的引領下,卡地亞珠寶作品以前所未見的設計詮釋女性形象,鼓勵釋放天性,風靡一時。
采用珍貴寶石和精致寶石的非傳統搭配、推動黃金的復興、強調考究的輪廓,重視造型的流暢與動感,貞·杜桑風格開創了卡地亞高級珠寶的新紀元。時至今日,這些富有創造性的表現手法依然是卡地亞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靈感來源包羅萬象,珠寶作品中不乏流露對異國文化的獨特理解,同時熱衷于詮釋自然界中千姿百態的動物與花卉。貞·杜桑女士優雅不凡又充滿個性,被親切地稱為“獵豹女士”。她賦予卡地亞獵豹更具雕塑感的造型,令這個立體且富有生命力的元素成為具有標志性的經典設計。
而到了20世紀70-90年代,貞·杜桑風格影響下的卡地亞珠寶設計更趨豐富與多元化,造型大膽的幾何設計、色彩鮮明夸張的黃金作品、貴重寶石的創意鑲嵌、風格抽象化的意像表達……共同構建了這個多姿多彩的現代時期風格。
珍貴配飾:打造男士優雅風范
自創立伊始,卡地亞一直以凸顯男士優雅風范的設計理念而聞名。早在19世紀,卡地亞就已推出襯衫紐扣、袖扣、領帶針和領帶夾等多種配飾。多年來,卡地亞推出打火機、香煙盒和珍貴器物,且不斷豐富該作品類別。20世紀初,袖扣開始采用琺瑯材質,等同珠寶的精致程度使它們風靡一時。對卡地亞而言,這些作品不僅僅是配飾,它們擁有與珠寶套裝和時計作品同等重要的風格力量。數年后,作品巧妙運用幾何圖型和色彩對比,如藍與綠、黑與白,無不彰顯裝飾藝術時期的標志性美學風范。
算盤紙鎮,彰顯了卡地亞對于男士優雅風范的獨到見解和創意妙思。具有生活氣息又飽含時代特色,擁有美學品味不失實用功能,是包羅萬象的卡地亞珍貴器物獨特之處。這件算盤紙鎮由長方形綠色大理石底座和拋光黃金算盤組成,兼具美感和工具的實用性。
當代創作:秉承創新精神的全新探索
在寶石專家、設計師、珠寶與鐘表工匠的代代傳承下,卡地亞的創作秉承對傳統的尊重,不斷進行著具有創新精神的探索。在當代,除了廣為人熟知的經典設計外,卡地亞同樣開拓著未知的創意領域:新鮮的靈感來源、造型與線條、新穎的寶石組合與配色、以及幾何圖形的嶄新表達……卡地亞的風格語言是富有生命力的,它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演變,同時也變得更加豐富。在工藝的持續精進下,保有好奇心的視角與和諧美感是卡地亞當代創作的恒久基準。
CORSET高級珠寶腕表,是卡地亞珠寶腕表對于上世紀服裝風潮的當代演繹。造型靈感源自緊身胸衣,選用多種切割的鉆石勾勒出緊致曲線,鏤空的形態、立體的輪廓逼真再現胸衣獨特的廓形。表盤主鉆可置于戒指佩戴,多重的佩戴方式是卡地亞可轉換珠寶技藝的又一體現。
CASSANDRE高級珠寶戒指,創新演繹色彩碰撞與造型設計。品質優異的粉鉆與藍鉆打造和諧的色彩組合,相互交織的造型營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美妙氛圍。白鉆勾勒出的曲線廓形則為彩鉆帶來更多律動與鮮活的生命力。
時光流轉,風格永存。自1847年創立以來,卡地亞一直在不同時代引領著珠寶及腕表設計的風潮,以大膽革新的態度不斷創造出被時間銘記的典范佳作。卡地亞古董珍藏系列是品牌跨越歷史的風格傳承,其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激發著當代高級珠寶的創作。這些傳承了品牌典范風格和悠久技藝的新作,也將成為明日的珍藏。
卡地亞古董珍藏珠寶展
圖6: 卡地亞古董珍藏系列SUNBURST手鐲 1946年,卡地亞紐約 |
圖16: 卡地亞古董珍藏系列算盤紙鎮 1971年,卡地亞紐約 |
圖17: 卡地亞TANABATA高級珠寶項鏈 |
圖17: 卡地亞TANABATA高級珠寶項鏈 |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