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腕表領域有這么兩個詞,乍看之下以為是動詞,但細看才發現是名詞,就在這一動一靜之間將腕表的復雜與機械的美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兩個詞就是腕表功能的逆跳與飛返。
1、逆跳(Retrograde)
逆跳,字面意思上就是指針逆方向跳回到初始位置,意思就是指針在正常運轉的情況下,當到達終點時可立即自動跳回原點,并且繼續正常運行。
寶格麗Gerald Genta Octo系列BGOW45BGL
簡單說,傳統指針運行方式是順時針運轉,周而復始(轉圈),逆跳則是到達終點后會跳回到起始位置,重新開始下一圈的運轉。
誰發明的?
這項腕表功能就是由上面這位大神發明的,在1794年,有著"現代制表之父"稱號的寶璣先生就制作了帶有逆跳日歷指針的懷表,逆跳指針作為一種顯示功能而出現。到了1892年,E. Koehn設計出更為復雜的逆跳秒針,并申請專利。
自此,逆跳的身影便頻繁出現在各功能腕表中。
現在,逆跳裝置則變成了眾多廠商所青睞的寵兒,基本上表款當中任何的指針功能都已經實現了逆跳(大概在十年前還是個稀罕玩意兒?),F今市場上的逆跳功能分別用來顯示日期、星期、時、分、秒等等。
誰精進的?
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獨立鐘表大師Paul Gerber開始制作60秒逆跳指針手表,后來又出現了30秒逆跳指針,也就是說逆跳兩次才能夠運行一分鐘,甚至是30秒雙逆跳指針,以一對30秒逆跳指針的形式各自運行,完成一分鐘的計時。可以說,鐘表大師的“小聰明”,在逆跳裝置的設計上盡顯無遺。
浪琴名匠系列
如何識別?
那么該如何確認手中的腕表是否為逆跳腕表,一般而言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表盤上面的扇形顯示區域,如果你看到扇面的刻度,弧度低于180度,典型的在120-150度之間,而且指針的軸一般都做在表盤的邊緣上,那么它很有可能是逆跳功能在表盤上的顯示。
艾美回撥顯示系列腕表
如何實現?
從逆跳表機芯內部方面來看,要想實現逆跳機構必須具備以下2個關鍵的組成部分:逆跳凸輪與逆跳扇形輪。
萬國陀飛輪逆跳腕表內部示意圖
逆跳凸輪
逆跳凸輪在逆跳機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說沒有它逆跳功能就不可能實現。“承上”是指逆跳凸輪要與逆跳功能輪(如日歷輪或者是周歷輪)固定為一體(見下圖),換日撥頭在換日輪的帶動下驅動功能輪,為逆跳機構提供動力。啟下是指逆跳凸輪得到了動力之后,將會啟動逆跳機構的核心部分——凸輪杠桿機構。
杠桿隨著凸輪的轉動以設置好的回轉軸旋轉,并且在凸輪外緣的推動下逐步緩慢的抬起,凸輪的外緣曲線的特點是由最低點開始至最高點結束,那么與之相配合的杠桿也會由最低點升至最高點,最后完成一次滑落(逆跳)的過程。
逆跳扇形輪
逆跳扇形輪是凸輪杠桿機構與齒輪的結合體,齒輪的形狀并不是圓形,而是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成為扇形,這也是逆跳機構的一個重要特征。逆跳扇形輪連接逆跳顯示輪,逆跳顯示輪上安裝逆跳指針。
另輔助桿簧部分提供的是彈性勢能,以確保杠桿與凸輪之間緊密配合,進而保證了逆跳機構核心部分的可靠性。定位機構也需要桿簧提供的彈性壓力來幫助定位。
了解了這幾個重要的工作部件,如果再仔細看一看下面的這三個步驟,我想你應該能對逆跳功能如何實現掌握得八九不離十了。
逆跳表原理
第一步:渦狀彈跳凸輪與回撥輪桿控制逆跳分針或秒針的渦狀彈跳凸輪順時鐘方向進行,而回撥輪桿向逆時鐘方向順齒輪前進。面盤上逆跳秒針或分針,向扇形刻度的底部進行。
第二步:時間完成后的齒輪脫落當彈跳凸輪行進到渦形狀的頂點,并且此時回撥輪桿走到齒輪的最底時,渦形彈跳凸輪將與回撥輪桿發生脫落狀況。此時面盤上逆跳秒針或分針已走到扇形刻度的底端。
第三步:逆跳動作的回彈脫落狀況發生后,回撥輪桿旁的游絲將施反作用力將回撥輪桿及彈跳凸輪瞬間彈回原位。此時面盤上的逆跳秒針或分針,都將歸到原點,再進行第一步驟的機械運作。
2、飛返(flyback)
飛返功能,我們從這個功能的英文單詞去看可以有效地幫助理解,Flyback,直譯即是“飛回去”。與逆跳不同,飛返功能專用于對計時碼表某一類的描述。飛返計時,意味著按下按鈕,所有計時指針立即歸零并馬上開啟下一次計時。
擁有飛返功能的朗格腕表
要了解飛返功能,我們要先知道為何需要這項功能。在不具有飛返功能的腕表上如果需要計時,我們通常需要按了停止計時功能之后,還要將指針歸零,之后才能再次進行下次計時操作。
而在有了飛返功能之后,計時碼表的操作變得簡單很多。計時碼表進行計時時不用手動人為歸零,馬上可以進行下一次計時。飛返計時不但降低了因多次操作的損耗,更可以迅速精準地計時。
3、逆跳 VS 飛返
其實逆跳與飛返的區別說起來也很簡單,逆跳是自動“跳”回去,飛返是人為“飛”回去!澳嫣笔街羔樖亲呋【的(扇形),“逆跳”式的回返是自動完成的;而“飛返”式計時碼表的指針是轉圈走圓的,它的回零需要手動按鈕操作,其歸零的方式也可以有逆向和順向兩種。
另外逆跳功能對機芯的要求會更高一些,比如30秒逆跳功能腕表,一天之內,表內機械結構必須承受2880次的彈跳返回動作,其機芯內逆跳機制的各項零組件受到的力是相當頻繁而巨大的。
具有30秒逆跳功能的寶珀腕表
不過小伙伴們也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頂級制表商通過采用更加優異的金屬材質,降低撞擊的動能,可以很好地解決掉金屬疲勞的問題。
所以大家在選購具有逆跳功能的腕表時要看準腕表制造商的實力與技術哦。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