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友爆出京東在辦公區掛出橫幅“天貓蘇寧傻不拉幾,京東零售天下第一”“又是一年雙十一,干倒小蘇小貓咪”。隨后,網上又爆出蘇寧發布內部通知,禁止員工在京東購物,一經發現,立即開除。正是電商大戰之時,蘇寧、京東這對“老冤家”你來我往,自然讓人聯想到這個雙十一的戰爭白熱化。
事實上,如果拋開感情牌,零售行業對于禁止到競爭對手平臺購買產品,這個制度應該算企業管理合理化的手段。試想,如果真是在蘇寧的辦公樓前臺,京東的快遞來回晃蕩,讓蘇寧的內部人情何以堪。反過來,京東的辦公區域,能讓蘇寧快遞去送貨嗎?這就好像,麥當勞員工坐在自己的麥當勞餐廳里叫來肯德基的外賣吃,難道還能指望麥當勞的自己人說干得好嗎?多年前就聽聞聯想內部不允許購買其他品牌的筆記本、手機,三星也如出一轍。
再者,放眼全球,幾乎無論哪個國家也都會為維護自己國家經濟而適當出臺各種調節甚至干預政策,何況一個市場經濟下的企業,面對另一個同屬一個梯隊且也不是什么善茬的企業。
要知道,蘇寧和京東早已展開了近身肉搏。早些時候,京東還不過是蘇寧眼中的小孩子,直面戰爭,夠不上;后來,京東長大了,但蘇寧、京東也是分別在線下、線上各有各的優勢,蘇寧則在線上線下融合方面更勝一籌,即便對打也難免會有硬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可如今,蘇寧的線上線下同步高速狂奔,今年蘇寧“嗨購11天”首日,蘇寧易購線上開售僅1分50秒就實現了銷售額破億,拿下蘇寧易購史上的最快破億紀錄,而京東也打起了線下實體店生意,未來5年將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
況且,今年雙十一,京東內部同樣對蘇寧也沒在客氣。相比“天貓蘇寧傻不拉幾,京東零售天下第一”“又是一年雙十一,干倒小蘇小貓咪”這樣的橫幅,蘇寧的“招式”應該算是非常低調、文雅有內涵了。
拉回正題,還說企業治理本身。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里,華為、蘇寧分列一二位,曾有一篇關于中國式堅守與顛覆的文章專門研究過這兩家企業,詳盡剖析了為什么在中國經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后剩下的還是任正非和張近東。兩個典型的實干型企業家,確實有許多共通的精髓,尤其值得中國第二代互聯網創業者們學習。
任正非就認為,做企業,應更多去談制度,而不是談人情。“如果員工感恩公司,那一定是我做錯了,因為那一定是公司給的錢多了,員工值不了這個價”。可就算大家明知在華為的制度下工作會累,卻仍然心存向往。不是大家完全不懂何為人情,而是大家更清楚的知道,如果遇到重重“人情”的阻礙,制度就形同虛設。而如果制度制定了不為執行或者無法執行,那又怎么值得把自己交托給這樣的企業。
蘇寧其實也是一樣。“制度重于權力,同事重于親朋,倡導家庭式氛圍”這是蘇寧20多年前就已經形成的企業文化理念。蘇寧不缺家的氛圍,張近東說過也做過例證“人力資源是有情有義部門”的案例,但制度終歸就是制度,不合理可探討,但確立了就沒道理由著他人肆意冒犯。
如今,社會越來越開放、企業越來越包容、個性化越來越被強調,制度與家文化的平衡成為了擺在像蘇寧、華為這種有歷史、有積淀的企業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
因此,面對企業的高速發展、面對越來越多元化的文化融入、面對越來越多個性鮮明的新鮮血液的加入,企業的二次創業、三次創業已不再僅僅是業務的再創,同時也是制度與文化理念的升級迭代,或者至少,也應該是就算沿革也要被賦予更豐富的內涵。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