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不斷致力培育有潛力的年輕當代藝術家,為推動創意不遺余力;本月上海chi K11美術館將舉辦兩個重點展覽,雖然各具特色,但概念和作品本身均互相呼應:“陳天灼”-呈現這位前衛中國藝術家的舞臺式藝術表演;當中透過各色怪異荒誕的角色,展示狂熱瘋顛的視覺影像,對比宗教信仰這個話題,并進行討論。“張鼎:龍爭虎斗II”-藝術家特別為本展覽場地而創作的作品,是一座裝嵌了鏡子的「聲音雕塑」,作品首現中國。
“陳天灼”首次于2015年由KAF及巴黎東京宮聯合舉辦,大獲好評;“張鼎:龍爭虎斗II”則是2015年于倫敦當代藝術學院(ICA)舉行的同名展覽的第二步曲。
K11 Art Foundation創辦人及主席鄭志剛先生(Adrian Cheng)表示:“KAF與世界各地的著名文化藝術機構作策略性的合作,是因為我們深信持續性的文化發展,必須建基于集體的努力合作、支持充裕的研究和各地的文化交流。有見國際間對這些展覽均反應熱烈,我們也十分高興可以把這些優秀的藝術家帶回中國。”
K11 Art Foundation 與巴黎東京宮聯合舉辦
“陳天灼”
2016年5月21日至6月30日
“陳天灼”是K11 Art Foundation與巴黎東京宮的三年合作計劃之其中一部分,由巴黎東京宮委任的Khairuddin Hori策展。陳天灼是他同期的藝術家當中,最有潛力的其中一位;在近年的作品中,他利用繽粉的色彩和超現實的影像陳述不同的話題: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LGBT)、嘻哈文化(hip-hop)、宗教、倫敦的銳舞文化(Rave)、日本的舞踏(Butoh)、紐約的voguing舞蹈和時尚界。
陳天灼的作品《ADAHA II》于2015年巴黎東京宮的“陳天灼”中首演,作品充滿意境,滿載瞬間即逝的感覺。今次上海展覽的亮點則是《Trayastrima》這項舞臺式的藝術表演,是《ADAHA II》的演化,其結合雕塑、錄像和舞臺表演元素,也少不了藝術家作品中常見的詭異怪誕角色:看似動物又奇形怪相的空中飛人、萬變的雌雄同體角色、五眼金發女郎、流氓說唱歌手等。在另一個作品中,《南方公園》(South Park)中的主角之一埃里克·西奧多·卡特曼(Eric Cartman)給剝皮拆骨化身成為奢華的地毯設計。《ADAHA II》的演出在三個不同的舞臺上進行,橫跨一個噴水池和霓虹燈火焰,而當中兩個高達四米、貌如被摧毀的神像的泡沫塑料雕塑也會在今次上海展覽中展出。
陳天灼大膽露骨地在《Trayastrima》中詮釋浪蕩媚俗、浮華腐敗和不雅淫褻,但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卻源自西藏傳統的唐卡藝術及其圖騰。《Trayastrima》是佛教中的忉利天,是33 個提婆(即天臣)的天宮,在佛教和印度教的經典中也有提及。在這傳統的概念下,藝術家把現今社會對名人趣聞、媒體報道和膚淺了事的迷戀態度和現象在作品中呈現,帶領觀眾踏上探索和發掘現實世界和靈性世界的旅程。
K11 Art Foundation和倫敦當代藝術學院(ICA)聯合舉辦
“張鼎:龍爭虎斗II”
2016年5月21日至6月30日
K11 Art Foundation和倫敦當代藝術學院(ICA)聯合舉辦的“張鼎:龍爭虎斗II”,是藝術家同名作品的第二步曲,由ICA策展人Matt Williams 策展。作品的首步曲于2015年10月的13個晚上于在ICA的劇院中進行。劇院空間被改裝成一個糅合了的士高舞臺的科幻感與超級俱樂部的未來風格的龐大裝置。空間的兩邊設置了兩個舞臺,以旋轉的玻璃鏡子產生迷幻的鏡像效果。每個演出的晚上,不同曲風、全新組合的樂手都會在舞臺上即興演奏音樂。
展覽是一個特別為此場地而創作的裝置作品;一如上一次的展覽,藝術家進一步對李小龍的著名電影《龍爭虎斗》(1973)的最后一幕作研究-李小龍進入一個鏡迷宮后,遇到幾番的內心掙扎。這部電影被譽為中國武術電影的代表作之一,由李小龍親自在好萊塢影城督導,其對這部電影的制作和劇本貢獻頗深;他也藉此表達他本人對東方哲學的理解,并介紹給西方的觀眾。李小龍英年早逝,而他在大銀幕的最后亮相就是在《龍爭虎斗》。
張鼎將會把上海chi K11美術館轉化成為一座「聲音雕塑」,大部分的空間將層迭鋪滿玻璃鏡子,四周懸掛著的揚聲器讓觀眾更為沉浸在現場氣氛當中。藝術家也邀請中國的音樂人在展覽期間每周表演不同類型的音樂,表演者會游走于張鼎的藝術裝置,與觀眾同臺,合作即興演出、共同體驗和作自我反思。
在開幕當晚的特別演出之后,表演將會在以下的五個周六晚上作公開演出:5月28日;6月4日、11日、18日及25日。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