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試腕表的當日平均精度
這是第一項測試,讓每枚腕表運行超過4天時間,模擬在日常佩戴情況下腕表當日的精度。具體操作是先將腕表放置于不同的位置和溫度環境中,然后將腕表暴露在15,000高斯強磁場里,接下來進行消磁,最后再次在不同位置和溫度環境中進行檢驗。每一個步驟中都要對腕表進行拍照,并且檢驗24小時之后相對于世界標準時間(UTC)的精度。
瑞士官方天文臺(COSC)認證機芯暴露在15,000高斯強磁場里的運行狀況這項測試僅檢查腕表的機芯,以兩種不同位置放置機芯,讓其暴露于15,000高斯強磁場環境里。每一種位置放置30秒,使用麥克風通過聲音檢查機芯的運轉情況。
測試腕表暴露在15,000高斯強磁場后當日的平均精度誤差這項測試在第一項測試后的第2天和第3天之間進行,檢測腕表的平均精度誤差。該結果表示腕表暴露在15,000高斯強磁場之前及之后當日的精度。
腕表暴露在15,000高斯強磁場里的運行狀況這項測試與第三項測試類似。這一次,并非僅僅只是檢測機芯,而是要讓整枚腕表暴露于15,000高斯強磁場環境里,通過聲音來檢查腕表的運行狀況。
這前四項測試,著重于腕表的防磁方面,可見METAS標準對于防磁檢測的傾重。防磁,也是現今社會,傳統機械腕表所面臨的最迫在眉睫的挑戰。在生活中磁場幾乎無處不在,平板電腦、手機等家用電器,甚至連佩戴皮帶或手袋的金屬扣都會產生磁場。未采用防磁創新技術的機械腕表,長年置身于這些磁場里,絕對會對腕表精度產生影響。
在四項防磁測試結束后,還要進行防水以及日常模擬等測試。

防水深度這項測試將腕表浸沒于水中,并逐漸施加壓力,直至達到既定防水深度時的壓力。部分腕表更會加壓超過既定防水深度時的壓力。
動力儲存檢查腕表的動力儲存,在由預期限值起始前和結束后進行拍照。然后再次檢查所有誤差,從而確保每一枚腕表在既定時間內精確運轉。即便腕表在床頭柜上放一個周末,您的腕表仍可以完美運行。
腕表在100%與33%動力儲存之間的走時誤差將腕表以六種不同位置擺放,如同骰子的每個面。為腕表上滿鏈,在各個位置上停留30秒,通過聲音來記錄平均精度。接著,動力儲存下降2/3,再一次檢查以確保在未上滿鏈的情況下腕表仍舊保持高精度。
腕表在六種位置下的走時誤差與前一項測試類似,當腕表以六種不同位置擺放,檢查運行期間的任何誤差,亦如同骰子的每個面。每個位置擺放30秒,通過音頻記錄結果。通過將腕表以不同位置擺放,我們可以確保無論佩戴者在做什么,坐在桌旁或者參加運動,腕表性能都能保持完好。
瑞士官方天文臺(COSC)認證是針對于機芯精準度的標準測試,而瑞士聯邦計量研究院(METAS)批準的測試則是屬于在腕表日常佩戴的情況下進行測試并著重于防磁,以確保腕表的精準性。在保證了每枚機芯精準的前提下,更讓整枚腕表在使用者日常佩戴中依舊能夠延續保持精準的走時,這對于一枚腕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應該也是衡量一枚好腕表的標準吧。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