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綠被稱為綠寶石之王,是相當貴重的寶石(五月的誕生石),國際珠寶界公認的名貴寶石之一。因其特有的綠色和獨特的魅力,以及神奇的傳說,深受西方人的青睞,近來,也愈來愈受到國人的喜愛。
祖母綠英文為emeralde,源自波斯語zumurud(綠寶石),后演化成拉丁語smaragdus,又訛傳為esmeraude、emeraude,而后成為目前的英文拼寫形式。漢語為音譯。陶宗儀在其《輟耕錄》中音譯為“助木刺”。我國舊時尚有“子母綠”、“助水綠”等叫法。香港亦稱其“呂宋綠”。
祖母綠的名稱,源于古波斯語“ZUMURUD”,其實就是音譯過來的,跟祖母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祖母綠是一種古老二美麗的寶石,人類很早以前就開始開發和利用祖母綠的美麗了。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總結出了一套關于祖母綠切割的方法和經驗,時至今日,這些方法和經驗也一直被人們所采用。
祖母綠有著較高的硬度,雖然這個特性可防止它表面產生嚴重的刮紋,但是祖母綠還有著較高的脆性,它的內部往往還有天然形成的裂隙,這些因素會讓祖母綠的切割、封鑲、清潔程序變得相當困難。面對這樣一顆昂貴而又復雜的寶石,即使是專業的寶石切割師,切割祖母綠也是極具挑戰性。經過反復的研究和琢磨,人們針對祖母綠研發出了一個特殊的切割型,就是我們今天最常見的祖母綠型。這種階梯式的切工,切去四角,外輪廓呈八邊形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切割方法簡單,又能夠把寶石的光澤完全徹底地反射出來,完美地展現祖母綠美麗的額色彩,同時這樣的結構又能防止祖母綠不受機械性的壓力,保護祖母綠寶石。這種切割方法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加上自然天成的美麗祖母綠,一顆祖母綠寶石成為人與自然精華的完美結合,它的美麗與價值無可附加。
如今,很多人都非常喜愛祖母綠的切割手法,那么這種切割手法因何而得名呢?
祖母綠切割法源于祖母綠寶石的結構,祖母綠是最難切割的寶石之一,切割方向的細微差別會使最后的成品呈現很大的出入。祖母綠常切割成階梯型,(又稱為祖母綠型)這種切割法能夠把寶石的光澤完全徹底地反射出來。因此為切割祖母綠寶石的首選。
因為祖母綠原石基本上都是六邊形的圓柱體,為了切割出最大的總量,一般其臺面和外形均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四個角被切掉。臺面被2、3或4排與腰平行的梯形的冠部和亭部刻面所環繞,底部終止于1個斧形的底尖。該琢型的臺面較大,能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寶石的體色,但亮度受些影響。加工成這種琢型比加工成明亮琢型的重量損失較小。
祖母綠琢型的比例怎樣的為好?
祖母綠形狀寶石的切割講究對稱和協調,人眼看起來比較舒服的比例是8X10MM的長寬,但是你如果要找到一個該比例的祖母綠會非常的困難,原因當切割祖母綠裸石的時候不是按照最佳比例去切割的,因為寶石的珍貴,工匠們只會按照最適合裸石的大小來切割的,特別是哥倫比亞木佐的祖母綠,一般看到的都是8X9MM,
正方和其他比例的,8X10MM的會非常少。
遠古以來,人們認為黃金比例1:1.61803是最美麗協調的比例,但是用在祖母綠寶石上面好像不是那么協調,以下是按照黃金比例切割的祖母綠,給人的視覺效果不是太長就是太寬。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