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已經過半,統計數據雖然還沒有出來,但業內的普遍感受是比去年明顯好了不少——當然,這是就中國鐘表市場而言的,傳統的歐美與日本等地市場近二三年以來表現平穩,雖然有的增長有的萎縮,但至少未見大起大落的波動,也沒有什么值得特別擔憂的事情發生。
鐘表:中國大陸負增長?
還得從頭開始分析,過去的2014年瑞士鐘表出口連續第四年創下新紀錄,達到222億瑞士法郎(約224億美元),但整個行業卻并沒有流露出絲毫志得意滿的情緒,因為相對2013年出口的增長僅為1.9%,行業普遍擔心2014年已經來到增長的終點,進入2015年將失去前進的動力。統計似乎也在證實這樣的擔憂——2014年上半年的出口還上升了3.1%,但下半年卻失速至0.8%,雖然分析者可以說這是受中國香港地區“占中”以及中國內地市場的下降等偶發因素的影響,但其中仍可看出一些趨勢性的發展端倪。就連瑞士鐘表行業協會(FH)也不無擔憂地指出:(2014年年底幾個月)“出現的趨勢表明,瑞士手表出口將面臨更加艱難的環境,更不必說瑞郎強勁造成的嚴重影響。”
具體到確切的統計數字,2014年瑞士鐘表排位前十的市場中,位列第一的中國香港罕見地出現0增長,位列第三的中國大陸為-3.1%,此外第六位的德國-6.4%,第七位新加坡-1.4%,第八位的法國-6.0%。相對而言,瑞士鐘表第二大市場美國的增長率達到6.2%,第四位日本為增長15.2%,第五位意大利增長0.5%,第9位阿聯酋增長8.9%,第十位英國增長2.3%。看似喜憂各半,但憂的陣營在市場規模方面遠大于喜的一方,其中中國香港的市場規模達41.23億瑞士法郎,而美國市場規模則為23.78億瑞士法郎,兩者之間明顯的差距顯示出憂大于喜。更加讓瑞士鐘表業擔心的是即便是美國引領的增長陣營,其驅動力或許與中國也有著不小的聯系,一旦中國游客的海外購買力不再持續釋放了,那么美國、日本市場的風光恐怕也難以維持下去。這樣一路分析下去,實在讓人難以提起精神來。唯一讓高端制表品牌欣慰的是統計顯示,機械表的銷售量增加了8.8%(達到813萬只),相應的銷售價值增長了3.4%(達166億瑞士法郎,約168億美元),換個角度說機械表以28%的出口量,為瑞士鐘表出口總額貢獻多達79%,高端制表的魅力盡顯。而高端制表的強勢,讓人們至少暫時可以不去多考慮蘋果、三星等智能手機生產商大規模進入制表領域里可能造成的影響,至少眼下高端機械表的市場基礎還是非常穩固的。
站在2015年這個繼續向好,還是掉頭向壞的轉折點上,人們不得不為有著三百年以上歷史的鐘表業而驚嘆,當蒸汽機已經完全成為真正的古董之際,發端更加古老、行業成形也更悠久的鐘表業依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甚至在手握巨資的時尚產業的沖擊與解構之下還能夠保持著不斷發展的勢頭。然而,它真的能夠在與智能穿戴設備等更加先進而且擁有快速發展能力的新技術、新產業的競爭中永存嗎?一時倒也難以說清楚。有一點是肯定的,鐘表這一古老的產業一直在與時俱進,才有了今天人們熟知的外觀與技術,到了明天它們肯定還會有所不同。于是,眼下無論是判斷向好還是向壞,鐘表制造產業都應該做一些變化,以打通未來的生存發展之道。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