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代,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我們,仿佛在一瞬間都變成了72變的孫悟空,而當能力值飆升,裝備也自然不能拖后腿。在難免遇到水花的環境中,選擇一塊防水腕表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可是,關于防水腕表的奧秘,你真的知道嗎?
防水腕表之間有差別嗎?
難道,你以為防水腕表真的能經住驚濤駭浪嗎?其實,防水腕表精確地劃分為了很多等級,就好像汽車的準乘人數一樣,一旦“超載”,防水腕表也會對水花膽戰心驚。如今的防水腕表承受力各不相同,在選擇腕表時充分了解腕表的防水性能才能百密而無一疏。3BAR、5BAR,甚至上百米的防水深度,其抵抗能力自然不盡相同。
防水表通常都有30米或者50米的防水,所謂3BAR和5BAR就是其分別代表的防水字樣。而從專業的角度上來說,以3BAR為例,30米防水(腕表上帶有“3ATM”字樣)理論上則意味著每平方公分的面積可承受3公斤的壓力,而不能直接理解成為可承受30米水深的壓力,這只是靜止狀態下的理論壓力罷了。
若要選擇可經受住日常游泳等事宜的防水腕表,最好還是選擇5BAR,即50米(腕表上帶有“5ATM”字樣)防水的腕表較為妥當。或許,在很多人心目中能游泳的腕表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防水腕表吧!
而能承受住百米以上防水性能的腕表,通常就可以用于水下工作了,毋庸置疑,其防水的專業性一定是比3BAR和5BAR更高的。但即便如此,在使用腕表的過程中也萬萬不能掉以輕心,想要保護好腕表,還要從細節出發才好。不能在水中調校腕表、不能接觸熱水(例如桑拿等)都是值得佩戴者引起注意的小細節。
腕表不小心進水了怎么辦?
如果腕表已經不小心進水,別難過,趕快解決才最重要。事實上,進水對于腕表的傷害力是很大的,機芯零件生銹、表盤變色、玻璃起霧等都是腕表進水可能導致的情形。因此,一旦腕表進水,一定要第一時間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才可。
若手表進水嚴重,首先應當盡快將表送到維修點進行烘干或洗油處理,若自己不懂又盲目處理,很有可能適得其反。但如若短時間內無法將腕表送去專業維修,那么也可采取一些應急方式,比如運用硅膠干燥顆劑、反戴手表、用吹風機溫和的風輕吹等,在得到專業維修前進行應急處理。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