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Yan是北京骨灰級球鞋收藏愛好者,自1995年開始關注并收集球鞋,至今已有20年的“藏齡”。其收入的第一雙球鞋就是Air max trainer,從此與Air max結下了不解之緣。
Nike Air Max是球鞋收藏愛好者倉庫里,不能缺少的重量級“嘉賓”,從1987年第一代的Air max 1到今天的Air max 2015,都是藏友們不能錯過的經典。
初識Air Max “尋找你的第一次” 第一次見到Jason Yan,一個地道的北京小伙子,屬于微胖界的帥哥,一口地道豪放的北京話外,透著其對球鞋收藏的執著,也有著其獨有的細膩。
“我從1995年就開始關注球鞋并開始收集,至今已經20年了,我收入的第一雙鞋就是Nike的Air max trainer,那是當時Nike推出的一款訓練鞋,它的大氣墊特別吸引我。”也正是從那時起,Jason開始了他的“藏鞋之路”,并與Air max結下了不解之緣。
Jason介紹說,在20年的“藏齡”中,最有意義的收藏就是95年收藏的第一雙Air max trainer,那也是Jason的第一雙Nike鞋。“那時候國內還沒有特別專業Nike專營店,很多都是藏匿在很多小的外貿店中。我喜歡籃球后一直想找一雙球員叫上穿的那種鞋。逛到了燈市口一家小店的二樓。在我的勸說下用了我攢了三年的壓歲錢800元加上我媽一個多月的工資300元買了我當時認為非常漂亮而且特別酷的Air max trainer,就是因為外露的大氣墊我錯過了旁邊的一雙Air Jordan 9元年。也就是因為那一次的錯過,開始了我收集和尋找球鞋的過程。我收藏球鞋的故事完全就是尋找回憶和尋找遺憾。在慢慢的收集過程中找到了回憶和遺憾,數量也就多了,就真正成為了收藏。”
Air max的收藏之路 “融入你的生活” “1997年我買了一雙Air max 97全掌氣墊的跑鞋,但其實從2007年開始,才喜歡并真正關注Air max。Air max作為生活類的鞋穿起來很舒服。每當我準備購買新出的Air max系列的鞋時我都會先考慮到他的舒適度,然后是款式,再看是否會是限量款。”Jason頗有心得的說道,“2008年買了兩雙Air max 90“零的突破”后,至今也沒舍得去穿。而每次出行旅游的鞋款首選也一定是Air max,因為它更加貼近生活,不論是走路或者是搭配都會更舒適好看,不像其他些列的鞋買回來收藏意義更大,但是Air max不是,買回來我會穿,感覺上這雙鞋在真正的意義上才是屬于我的一雙鞋。”
對于剛走上收藏之路的新手,Jason表示:“于我而言,收藏分為兩種。一種是收集那些非常稀有的,非市售的那種。比如說球員版,買來在那’’供著’’,放在保護膜里面收藏起來。另一種就是買回來穿,穿完后細心地打理收起來,然后再穿。對于這種要選好看且舒適的,是不是限量版。選擇一雙你真正喜歡的球鞋,它會融入到你的生活,這雙鞋也就真正的屬于你。”
Air max成長記 “最新和最老的傳說” “從款式和搭配上來說,我最喜歡Air max 1。我本身收藏的Air max里最多的也是Air max 1,他也是Air max的初代,”Jason手里拿著Air max 1,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其實,在Nike公司里有個美麗的“傳說”,在Air Max 1之前,Nike Air Max Zero才是家族的“元老”,它雖然未能成為第一款Nike Air Max產品。但是沒有它,就沒有Nike Air Max 1。
然而,Air Max Zero于3月26日,在第二個Air Max Day,正式在指定零售店鋪及官網上發售,華麗變身為Air Max系列的最新產品。
事件源于一次對耐克檔案室的訪問,Air Max Zero的手稿已被遺忘在檔案室29年,直到有一天Nike Sportswear設計團隊在為慶祝即將到來的第二個Air Max Day尋找靈感時,無意間發現了這個有趣的手稿。
開始設計時,兩大設計師會面,哈特菲爾德向麥克米倫進行了全面的講解,強調了他最初的設計意圖是達到最佳的舒適性。
為了保證草圖成為現實,實現哈特菲爾德的目標,麥克米倫提高了要求,加入了最新的耐克創新。這些創新技術包括在最新推出的Air Max 1 Ultra Moire上使用的Air Max 1 Ultra外底,其鉆孔Phylon中底結構和能夠減少體積又不失支撐性的熱熔鞋面,以及能夠幫助打造特別的鞋尖又不失透氣性的單絲紗網。這些技術的使用實現了哈特菲爾德最初的理念,初代之初跨出了第一步。
Air Max Zero從最老到最新的變身,讓其話題性十足,必然也是藏家們爭奪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