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4日,卡地亞秉承對卓絕工藝的孜孜追求,攜全新眼鏡作品來到上海。同時,來自卡地亞巴黎眼鏡工作坊的工匠也親臨現場,為大家揭秘卡地亞眼鏡的制作過程,展示品牌在眼鏡制作上源遠流長的工藝傳承和銳意創新的設計風格。
在殿堂級品牌中,如卡地亞這樣專設有眼鏡工作坊,遵循專業獨立眼鏡品牌的質量要求,并集合了所有的眼鏡制作工序的品牌屈指可數。自1887年第一支眼鏡的誕生起,這座藝術殿堂始終在眼鏡創作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生生不息。
卡地亞 “女士禮品”圖冊中展示的可折疊玳瑁及金質眼鏡,1932年,紐約
始于19世紀的珠寶眼鏡商
時光鑄就傳世經典,卡地亞制作眼鏡的歷史由來已久。在眼鏡尚屬稀有物的年代,卡地亞便先行探索,先后創作出觀劇鏡、雙筒望遠鏡、折疊式眼鏡等無雙珍品。據文檔記載,卡地亞歷史上第一支眼鏡誕生于1887年,由D''Essling公主特別定制。這副眼鏡的鏡框由純金打造而成,龜甲材質的溫潤手柄經由純金掐絲花案和鉆石的點綴而典雅卓絕。
隨著卡地亞的聲名鵲起,卡地亞的眼鏡也成為了各國皇室及名流趨之若鶩之作。無論是俄羅斯弗拉基米爾公爵夫人所珍藏的帶有花體字母的鑲鉆長柄眼鏡(1912年特別定制),還是溫莎公爵夫人無比鐘愛的裝飾有彩釉金虎的單柄眼鏡(1954年特別定制),這些曾經的珍品,如今已成為卡地亞重要的文化資產。在卡地亞的眼鏡制作中,珍貴材質的選用一直以來都是品牌的堅持所在:從貴金屬、鉆石、珍貴寶石、到玳瑁和珍珠,珍貴的材質、精湛的工藝、獨具一格的設計和風格,使這些眼鏡超越了作品本身,升華成為一件件風格獨具的珍寶佳作。
每一副珍貴眼鏡作品都如珠寶一般,在卡地亞檔案館保存
溫莎公爵夫人
卡地亞老虎眼鏡,溫莎公爵夫人特別定制,1954年,卡地亞巴黎
傳奇眼鏡,引領風潮變遷
歲月荏苒,隨著時代變遷,眼鏡從稀有品漸漸演變成為人人皆可擁有的日常必需。而出于對眼鏡作品始終如一的嚴苛要求,1983年,卡地亞打破成規,推出了“臻品眼鏡”的概念,在巴黎近郊的joinville-Le-Pont設立眼鏡工作坊,憑借傳承自珠寶及制表業的精湛技藝,開啟了眼鏡業的“法國制造”。同時正式以Les Must de Cartier系列命名,將眼鏡作為一個完整的作品線推向市場。最初的兩款造型——Santos和Vendôme,一經推出便引發了空前的熱烈反響。眾多風云人物,包括英國流行樂教父埃爾頓•約翰、著名新聞主持人伊夫·穆羅齊、英國搖滾音樂大師大衛·鮑伊都對其鐘愛有加。1985年,克里斯托弗•沃肯在其主演的電影《007雷霆殺機》中始終佩戴著的一副Vendôme墨鏡,不僅風靡一時,更留存為大銀幕上永恒的經典形象。
卡地亞在眼鏡上的空前成功并未停止其堅持探索和自我超越的腳步。而“將眼鏡視作一件珠寶”的理念亦在這個珠寶品牌的創作精神里貫穿始終。卡地亞將制作珠寶的匠心付之于眼鏡,引入純金和珍貴寶石等頂級材質,打造卓爾不群的作品,工匠們通過將珍貴材質進行組裝、拋光、鑲嵌、金剛石打磨、噴漆、雕刻等傳統工藝,把設計師的靈思妙想傳達得淋漓盡致。此外,卡地亞從未間斷探索全新的材質:1992年,卡地亞率先將木質運用于鏡腿的制作;2010年又推出醋酸酯鏡框。如今,純金、珍貴寶石、木質、牛角、玳瑁……卡地亞的靈魂通過這些材質在不同的設計中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設計風格上,卡地亞眼鏡系列的風格亦與其珠寶及腕表作品的靈感一脈相承:獵豹、鉚釘、三色金、C型字母標識……這些經典元素始終不離左右,成為標志性的卡地亞作品。
卡地亞眼鏡及眼鏡盒特別定制,約1960年,卡地亞紐約
卡地亞獵豹系列珍貴眼鏡,以鉑金、鉆石、縞瑪瑙、祖母綠打造,1986年
揭秘卡地亞眼鏡工作坊
2013年,曾位于joinville-Le-Pont的卡地亞眼鏡工作坊在創立30周年后重展新顏,遷址至不遠處的馬恩河谷的Sucy-en-Brie。如今,在9000平方米的天地中,集結了從眼鏡設計到制造所需的近50道工藝。卡地亞眼鏡工作坊讓眼鏡制造日臻完善。每年,幾乎所有卡地亞太陽眼鏡和光學眼鏡皆出自這家擁有250余名員工的工作坊。
在這里,每一副眼鏡都被視作珠寶,遵循珠寶制作的卓越工藝和匠心,從最初的選材、繪圖直至最后的組裝和包裝,無一步驟不是如此,且堅持以手工參與每一個步驟的制作。以選材為例,每一副珍貴眼鏡上所使用的鉆石及珍貴寶石,其級別等同于卡地亞珠寶作品;而為確保設計上的一脈相承,卡地亞眼鏡工作坊亦擁有專門的設計團隊。在此,才華洋溢的設計師妙手將卡地亞的DNA凝萃于圖紙之上,描摹出點亮明眸的眼鏡臻品。
卡地亞位于巴黎近郊的眼鏡工作坊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