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原本不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城市,在這樣最接近冬天的溫度里,我收到了羅崢發來的羅一花園的開業邀請函。清爽的薄荷綠,開啟處一枚淡金色精致的標貼,打開的時候,我忍不住笑了,我想起了三個月前的那個晚上。
那個晚上我們正在討論時尚文化創意協會的成立,作為副會長的羅崢,對一個紙袋的長度是增加一公分還是8CM、用麻繩還是其他材質、細節處是否要增加一個中國結,邀請函看上去歪了幾毫米盯得尤為仔細,反復比較論證,滿室人緊張不已……在那個晚上,我就知道了,羅崢是一個標準極高的人。
提起羅崢,應該不用去贅述她的經歷榮譽了吧,對服裝行業但凡有點認識的人,都多少知道。可是在我看來,每次她面對媒體的那種淡定自若,背后總還是藏有一點點的小慌張。她是一個對美有著天生敏感觸覺的人,但同時也是一個在語言上拙于表達的人。人總是這樣,越不擅表達的時候越害怕表達不準確,于是她用她的作品來傳遞她的內心,懂得的人自然懂。真正好的東西是可以讀到作者最真實語言的。同頻率的人會在讀懂的那一剎感覺到驚喜。有時她像一個孩子,對于她的羅一花園,她最初的那些靈感,講到動情處,會手舞足蹈,滿心的歡喜溢于言表,然后滿懷期待地看著你,眼神中滿是“你懂嗎?你可以做得到嗎?”那種遏制不住的期待,讓人不忍心拒絕。學者于丹懂了,對她作品的最直接贊美就是成為死忠粉:“好的衣服鼓勵人,好的設計師充滿善意。”于丹說起她們第一次最美好的相遇就來自于羅崢“21克”的作品,那種輕盈的重量,是一種親切的聲音,而且帶著靈魂的香氣,就這樣會心地彼此傳遞。
或許所有優秀的設計師都一樣,不惜代價追求理想,意志堅強不肯死心,加起來,總容易在他人眼里落得個偏執。破執才可心無掛礙,無負擔故無重,才能自由自在。也許羅崢不知道,她在羅一花園里的怡然自得,都來自于這是她最真實而輕松的破執之處。我執的理想,在天地自然面前,做一個練習生,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天人合一是人與自然交流的律動,是我們與這個世界對話的密碼。自然界的草長鶯飛、水鳴花展、葉舒鳥歌,詩書子集里的東方美可以在羅一花園里變得很具體。山水有靈性,它會用最美好的善意擁抱我們。設計師最最應該去大自然里走走,開啟最安靜敏銳的自己。四季的輪換,自然早已給了答案。樹葉的顏色變化、青草喬木的味道、花香漿果、野植脈絡……在每時每刻皆有不同。四時的光線明滅,植物的更替,一切以極其舒展的姿態來迎接這天地。最動人的設計是最天然的融合,最好的感動全在自然里。羅崢深諳此中真意,自然的草木風格,還創作最純凈的原色,她將大自然的禮物一切融于作品,在羅一花園鋪陳出來。
品讀羅一,需要靜下來,赴這樣一場四時五感的詩意之約。衣袂飄揚的裙角肩上,美人如玉舒展而過,這一季春色到底是無邊,令人恨不得披上每件羅衣演一出仙女婉約的道場。無論腴瘦總是相宜,每個人都不舍得辜負這美好的霓裳,這是我們給自己內心留的一座花園。
羅崢的善良也是一種智慧,羅一花園里除去自我,還聚集了一眾年輕的新銳設計師作品,因為她知道,這個世界上一定還有其他的一些孩子,如她一般,對自然而真實的自我充滿著好奇的探索。她希望是那樣的人,在你的路上無意中彼此溫暖,扶攜鼓勵。她想告訴大家:只要知道方向,不被假設的遙遠嚇倒。風始于青萍之末,結綠在此。于是陽光總在,于是良夜溫暖。
風起羅裳,羅一是精靈。她是一個女子對這個世界所有美好的祝愿,對這個世界最本真的想像。這才是最真實的羅崢,統統倒入時光,慢慢沉淀。久在樊籠里,復始得自然。只有在自然里才會懂得的美好與善意,在這里呼喚出那些不曾被破壞的初心。
小小的羅一不是花園,她是所有渴望自然真我的靈魂者的一座城池。
羅崢,我最喜歡的你,在羅一花園里。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