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e,是一個年輕的品牌,2013年春夏才推出首個鞋履系列。但是它的背后卻有很深的時尚積淀,那就是創辦人及設計師Ajoy Sahu先生。除此之外,R-Me品牌和Sahu先生都有許多讓人好奇的地方,一位國外設計師將自己的品牌設立在中國廣州,一個以罌粟花為Logo的鞋履品牌做出的鞋款柔美中還帶著性感......這些矛盾中的和諧因何而來,從何而生。帶著這樣的疑問,觀潮網在上海時裝周期間采訪了來到上海推廣品牌的Sahu先生,希望通過交流能夠解開那些疑問。
品牌的標語其實很重要,第一次接觸R-Me,我就記住了那句“See me,love me,need me”。于是首先就詢問Sahu先生他對這句話的理解。他淡然地表示說,只要客戶看到R-Me的產品,看得到他的設計,以及看到關于R-Me的一切,就會自然而然地喜歡上它,這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同樣,這樣的一句Slogan不僅朗朗上口,而且也能幫助大家認識到這個品牌。聽到Sahu先生說出“See me,love me,need me,R-Me”的時候好像聽到了一句詩歌,原來從頭開始,R-Me就是這般自然而然,毫不矯揉地呈現在每個人面前。
能在做一個品牌的起初就放下身段,放下雜念,一心投入到設計之中,Sahu先生認為這都是源于他比較善于觀察和領悟,并且對于未來的發展有著更加形象的認知。他在設計中總是求新求變,并且大部分時候樂于設計出舒適的作品而讓她們的身心都得到愉悅和滿足,這樣自然會獲得她們的肯定和支持。我以為作為女鞋的設計師,需要有著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能力。但是Sahu先生又一句“自然而然”讓我感受到不同于其他設計師的篤定和堅持。
Sahu先生的觀察能力能夠直接轉化為“生產力”,這從每一雙鞋都以一位女性的名字命名的背后故事中可以看出來。現代女性因為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我的要求都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她們所展現出來的個性也都十分鮮明,所以Sahu先生所觀察到的她們的生活對他的設計理念有著很大的影響。他期望著設計的每一雙鞋都能夠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就好像它們的背后隱藏著不同性格、不同樣貌的女性一樣。這樣,每一雙鞋都會有它們獨一無二的存在價值和不同的功能取向。這些內涵盡管是不能直接看出來,表達出來的,但是我想Sahu先生是希望通過他設計的鞋款,無論是芭蕾舞鞋還是高跟鞋,都能夠重新發掘出女士們鮮明的個性吧。
Sahu先生透過觀察就能夠設計出許多“美的產物”,這無疑是一種天分,更是一種難得的自知。他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能給女性帶來什么。他并不過多地追隨和變化,包括對R-Me品牌的定位上也是如此。他并不認為R-Me這個品牌在時尚圈里是一個走在最尖端、最追求時尚潮流度的的品牌。R-Me推出的產品大多是經典的款式,盡管作為設計師會用革新的、批判的眼光去研究鞋子的設計,不過顧客們所感受到的就是一雙雙具體的、實在的舒適而又美觀的R-Me鞋履,這樣的“美”,雖然角度不同,但是殊途同歸,顯然Sahu先生對于品牌的把握還是相當嫻熟而到位的。同時他也對自己現在的設計和傳播“美”的狀態頗為滿意,認為肯定他的設計和品牌,他也饒有興趣地愿意繼續沉浸在鞋履的設計之中。
在做前期采訪準備的時候,我留意到Sahu先生在品牌周年慶派對上說的一句話:強者總是得以生存,盡管有時會感到無力。我很少看到一位身處時尚圈的專業人士如此感性的表達,也十分好奇這位去到過許多國家,為許多品牌做出過不少杰出設計的設計師一路走來所承載的東西,于是我向他求證這句話的含義。Sahu先生依舊十分淡然地一筆帶過了他過去四十多年的人生歷程和二十多年的設計生涯。他說作為創意人,包括他在內的設計師的作品難免會受到別人的不理解甚至批判,他在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地位和獲得現在的成就的時候,還是會出現許多批評的聲音,但是反面來說這就要求他必須鍛煉出足夠強大的內心去應對這些質疑,他也正如他所說的話一樣,通過不斷的奮斗和努力,不斷鍛造出自己堅韌的態度和決心,才迎來今天這樣一個光明的未來。
他的性格看來既敏感熱烈又堅韌不屈,所以可以看到R-Me的設計也充滿了不同于其他鞋履品牌的個性態度。Sahu先生認為他的個性是他所做的設計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他的性格促使他更加深入地去考慮顧客的想法。因為設計師作品不僅僅是設計師本人的“獨角戲”,還需要去思考顧客購買的初衷和愿望,去思考產品會在什么地方出售等等具體的問題。Sahu先生覺得這就是一個設計師和一個藝術家的區別,他是一位藝術家,但是更多時候他會自我定位為“設計師”,因為更多需要做的事情是將好的藝術作品展現給世人,而不僅是肆無忌憚地袒露自己的個性而已。雖然R-Me的鞋款外形看上去都很相似,但是內在有著Sahu先生的個性賦予給它們的更深刻的含義。Sahu先生說每個人都可以設想鞋子里一直存在著一位比花仙子還靈的“皮鞋仙子”,穿上它就能變身,它能夠幫助每個人展現自己的個性,穿上去會更加舒適。而這正是他選擇設計鞋履的初衷。一個有趣的比喻不僅讓Sahu先生個性中的另一面展現出來,也讓人能夠一下子明白R-Me設計的魅力和存在的價值。我想Sahu先生能夠如此明晰地闡釋出他和鞋履設計的微妙關系,不僅因為他一路走來,從Prada Sport紅線系列到為Terra Plana做了許多環保層面的貢獻之外,還有著人們肯定他的設計而給他帶來的反饋,盡管過程中質疑聲是避免不了的,但是Sahu先生更加珍惜人們認同他的設計時的滿足感,這也是他一直前進不息的有一方面動力。
而說到Sahu先生和他的R-Me品牌,“由中國制造”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話題。Sahu先生說他已經和中國合作了十幾年了。從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工作一直到現在在中國,他經過深入了解后發現中國真的有成為“世界第一”的能力。在廣州他會花很多時間在工廠里,努力制造出好的產品。他堅持認為R-Me在中國生產的產品的質量不比歐美國家生產的產品差。盡管也許現在還有人會覺得“由中國制造”意味著“沒有用的垃圾”,但是他覺得一切需要慢慢來,需要花更多的心力在工廠的運營和細節的把控上。只要堅持這樣做,最終一定能夠讓“由中國制造”成為人人認可的質量過關的產品。Sahu先生還強調他認為在中國生產制造R-Me的鞋款,是一個讓品牌可以成為高級奢侈品牌的絕好機會。“由中國制造”是一件讓Sahu先生覺得十分自豪的事情,這樣的堅持和信念想必會給不少正在中國這片廣闊的市場上打拼自己的時尚產業的人許多信心吧。
同時Sahu先生又提到過去的中國時尚產業時常被認為是一種“山寨”的產業,但是隨著不斷地發展和修正,中國的時尚產業漸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包括他此次在上海時裝周期間參加的Showroom的展覽一樣,他抱著非常欣喜和樂觀的態度來感受周遭的一切,除了希望品牌能夠借助這樣的平臺得到更多的認知和推廣之外,他還看到了許多中國年輕設計師的創新和變革。他覺得就這樣朝著這條越發成熟的道路發展下去,中國的時尚產業就一定會形成它自己獨特的風格。
將生活和工作都扎根在廣州的Sahu先生認為這是他的一種幸運,從一個細節來說就是他認為廣州是中國唯一一個對不同的語言接受度都高的城市,廣東話和普通話都很普及。這給了他更多的機會去了解各地不同的語言,就像廣州匯聚了中國各地的美食一樣。對于一個外國人來說,這樣的差異能夠讓他能夠很直白地理解到中國各地包括世界各地的不同。而在廣州,他也有更多和新一代年輕人共事的機會,中國、廣州給予了他一個很大的平臺來開展他的事業。他總說“我在中國迷失了自己,但又在中國找回了自己”,這樣的一個過程讓Sahu先生在現在覺得自己獲得了非常多來自廣州、來自中國的精神財富。
而最后問到Sahu先生對于品牌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和對中國時尚產業的期望的時候,他的回答與其說是具有國際視野,不如說是真真正正地看好未來中國時尚的發展。他希望R-Me在中國的發展能夠在國際上產生更大的影響,能夠在時尚產業中形成標準化的設計流程,而不是設計師自己各做各的。這樣一來,中國就會漸漸成為全球化的時尚產業的一個中心。中國有許多的工廠和獨立設計師的品牌。更有著試圖變革的勇氣和無窮的潛力,同時中國消費者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覷。種種因素的結合讓他覺得中國能夠成為整個亞洲的主導力量。因為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就已經走出了讓人驚嘆的一大步,所以Sahu先生大膽設想,從全球時尚行業的發展態勢來看,中國能夠引導設計走向,成為時尚的風向標。而對他個人而言,廣州已經非常大了,他謙虛地說自己也才了解了5%而已。所以放眼到中國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來看,他的了解還遠遠不夠,還有非常大的空間,非常多的領域等著他去發現。但是他相信也期望著在將來,他和他的R-Me品牌能夠成為這個行業的領導者。
半個小時的訪問,我帶著疑問而去,實際上又帶著疑問而歸。在中國時尚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并不是每一個中國人都能看到和認識到未來之路的光明和必將遇到的困難險阻。但是Sahu先生卻敏銳地觀察到了,他覺察到還需要一些時間和精力的花費,所以他潛心在廣州用自己的品牌設計來證明中國制造的無窮潛力;他堅信前景十分廣闊,所以信心滿滿地期待成為行業翹楚。所以拭目以待未來的R-Me和中國時尚行業的發展。
認證碼: |
|
匿名發表 | |
互聯網 觀潮網 |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