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日公布的5月份零售數據比去年同期下跌4.1%,低于市場預期。其中,奢侈品銷售連續第四個月下降,同比跌25%,是拖低整體零售表現的主要原因。香港零售業界認為,有關數據主要反映內地旅客的消費模式轉變,及消費能力減弱;基于市場存在多項不明朗因素,包括自由行政策可能收緊等,不排除香港零售業上半年的整體表現首次出現“負增長”。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顯示,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90億元,同比下跌4.1%,遜于市場預期,也是連續第四個月下跌。
特區政府發言人稱,下跌主要是受珠寶首飾丶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銷售顯著下跌所拖累。數據顯示,這些奢侈品5月份的銷售額下跌24.5%;電器與攝影器材的銷售也下跌14.3%。一些反映本地消費的零售數字,包括超市丶服裝丶食品丶汽車及汽車零件等則上升約1%-15%不等。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瓊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珠寶首飾等奢侈品銷售額持續下跌,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去年出現“中國大媽搶金潮”,令去年5月份的銷售基數變得很大。如果撇除搶金潮的因素,2013年的珠寶首飾銷售全年并沒有太大的增長。
她也補充說,珠寶首飾和鐘表等奢侈品類別的銷售表現其實早在2012年已經開始有下跌的苗頭,“當時每張單的消費已經回落,但因為有銷售量,所以沒有出現太大的跌幅。”麥瑞瓊說,2013年下半年,零售數據就開始轉弱了,預料今年減弱的速度會更快。
麥瑞瓊也指出,近年自由行旅客的人均消費下跌,大額銷售已經基本消失,對零售產生頗大影響。目前即使游客人數仍在上升,但速度也已經逐步放緩,坦言零售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2010-13年香港零售業在''泡沫式''增長中,不斷出高價搶租鋪位和擴張,但隨著銷售下滑,這些零售商的盈利能力也開始面臨挑戰。”她說。
對于今年上半年香港零售能否站穩,麥瑞瓊稱今年頭5個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下跌0.2%,6月份要上升5-6%才有機會與去年持平,否則香港今年上半年零售數據有機會出現首次負增長,“好運氣可以和去年打成平手,不好運氣就會出現負增長,零售業面臨不少挑戰。”
“陰天未過去,也不能那么快看到晴天。”麥瑞瓊表示,目前多項不明朗因素仍困擾香港的零售業,包括自由行政策可能收緊和內地經濟放緩等,但目前仍維持全年增長5%的預測,待6月數據公布後才考慮是否進行調整。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