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大眾化妝品品牌可能將在中國消失。
6月4日,國際化妝品巨頭科蒂(Coty)宣布將重組中國業務,停止銷售旗下中國本土護膚品牌丁家宜的系列產品。
丁家宜創始人莊文陽曾表示,不排除回購可能。但為收購丁家宜,科蒂花費了24億元。有消息稱,它可能無法接受“高買低賣”。而如果丁家宜退市,這將是繼露華濃、卡尼爾后,半年內退出中國市場的第三個大眾化妝品品牌!罢麄市場在放緩,受傳統渠道萎縮影響,渠道費用在上升!辈┧棺稍児救蚝匣锶诵鞎x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根據科蒂公司財報,截至2014年3月31日,由于丁家宜的賬面減值,公司該財季虧損2.533億美元,丁家宜所處的皮膚和身體護理部門該季度共減損3.169億美元。
科蒂在中國的整體發展都不盡如人意。從7月1日起,科蒂將把旗下阿迪達斯個人護理用品及香水系列、花花公子香水和彩妝品牌芮謎的中國業務,交由香港利豐集團經銷。這三個品牌在華表現均不如預期。
“選擇利豐這樣一個貼近和了解中國市場的香港公司接盤,科蒂不至于損失太大!毙鞎x說。另外,在中國保留這些品牌,對日后重返中國市場也有利。但有消息稱,利豐對接盤丁家宜并沒有興趣。
1996年,科蒂就曾通過收購本土彩妝品牌羽西進入中國。然而隨著國外品牌大量涌入,定位中高端的羽西逐漸陷入低谷。2004年,科蒂將羽西賣給歐萊雅,同時將阿迪達斯和芮謎的中國業務分別交由上海家化和日本化妝品商高絲代理,由此,科蒂基本退出中國。
2010年,開始重點發展新興市場和護膚品業務的科蒂,通過并購丁家宜,重新進入中國,同時也收回阿迪達斯和芮謎兩個品牌的中國代理權。然而,丁家宜仍未避免重蹈羽西覆轍的命運。
被收購前,丁家宜已擁有較為完整的分銷渠道,尤其在二三線城市及以下地區,其洗面奶、防曬霜等產品,銷量曾進入中國日化品牌前三甲,加上在科蒂產品線中差異化的定位,外界曾頗為看好這次收購。
盡管是100%股權收購,科蒂一開始仍保留了丁家宜大部分人員,并將大眾產品部中國區CEO的職位留給了創始人莊文陽。但據接近科蒂的業內人士透露,收購達成后不到半年,原團隊已多數離職,莊也在一年后離開。兩年之內,科蒂為丁家宜換了三任負責人。
兩種文化和經營理念的融合,困擾著科蒂。本土品牌在渠道上的慣常做法是:降低自身人力成本,給經銷商更多的費用支持。這種雖然粗放但卻相當有效的方式,通常無法被外資公司接受。有消息稱,丁家宜被收購后第一年就實現了盈利,但因為費用超支,科蒂隨即減少了大眾化妝品渠道的開支和支持。
更重要的是,科蒂并沒有以丁家宜為翹板,為中國市場引入甚至研發更多大眾護膚品產品。
在中國市場,科蒂主要的產品一直是香水和彩妝。“這怎么可能像歐萊雅、寶潔那樣擁有強大的渠道呢?”上述接近科蒂的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周刊》說,“香水在整個中國化妝品市場中的份額不到1%,彩妝也只有10%多!笨频倨鋵嵰呀浛吹搅藦V闊的中國護膚品市場,但卻沒有及時做出對等的資源配置。
科蒂商貿(上海)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曾表示,科蒂并沒有退出中國,只是會將重點放在“更有增長潛力的國際品牌”上—二次進入中國市場的科蒂,似乎仍未讀懂中國市場的“臉色”。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