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尚作為巨大市場利益帶動全球業界話語權的最典型代表,產業鏈內的上游媒體行業與下游公關、活動、模特行業確實在國際大牌走秀、盛典等活動加密之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飛躍之像,媒體人得到了更大的發揮空間、超模的國際之路不再狹隘坎坷、更是涌現出了一批具備國際素養的公關精英。
Burberry在黃浦江畔上海造船廠舉辦了一場如夢如幻的時尚盛典,整個場所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投影模擬出倫敦街景的即視感,活動聲勢浩大,精彩紛呈。作為在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活動,Burberry將創意、科技以及品牌文化的傳達做到了極致。從一絲不茍的超模陣容到亮點不斷的驚人創意,無所不用其極的Burberry充分展示出品牌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與厚望。
作為在華戰略取得矚目成就的時裝品牌,Burberry斥巨資辦秀慶祝嘉里新店開業僅僅算是最近行業內響亮的一個典型例子。就在最近的Burberry大秀之際,意大利品牌Etro在北京盛大舉辦了中國首秀,品牌創始人Gimmo Etro首次攜手家族成員集體現身北京。而不久之前Dior Homme也在上海舉辦了一場別出心裁的時裝秀,在現場大秀結束的時候,在場內墻上投影出的大面積鈴蘭,讓在場所有嘉賓都感到非常驚喜。再早幾日更是有 Dsquared2 作為一票難求的壓軸大秀登場上海時裝周,其雙胞胎設計師Dean和Dan以及品牌CEO也隨行前來。
中國時尚作為巨大市場利益帶動全球業界話語權的最典型代表,產業鏈內的上游媒體行業與下游公關、活動、模特行業確實在國際大牌走秀、盛典等活動加密之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飛躍之像,媒體人得到了更大的發揮空間、超模的國際之路不再狹隘坎坷、更是涌現出了一批具備國際素養的公關精英。時至今日,當下這些國際時裝品牌與奢侈品牌在繁忙的時裝周等月份于京滬兩地辦秀的場數仔細算算也可至近十場之逾。
可在全球化日益稀松平常的今天,這些品牌的司馬昭之心已由不得他們繼續過往那般藏著掖著得“猶抱琵琶半遮面”,四大時裝周越來越擁擠不堪的坐排已使得本來很有身價的赴場看秀變成了“下餃子”一樣的看猴戲。把時裝秀像增開航線班次一樣復制粘貼到新興經濟體舉辦,即是戴著“全球化、高科技”面具的一箭雙雕。既傳達了對新興市場的高度重視,做足宣傳、拉升業績;又撫慰了那些拼命想擠進巴黎米蘭主秀場卻苦于拿不到“邀請函”的二三線明星,維護了良好的媒體曝光率。于是我們每天打開網頁或客戶端都能在頭條板塊里見識到諸如“太陽神”、“白魔女”等令人嘖嘖稱奇的萬千造型,于是“品牌在哪開店”、“品牌出了什么新款”像打了雞血一樣存在深深的腦海里。英國資深時裝評論人Suzy Menkes于2014年春夏時裝周開幕之際在《T》雜志上發表文章公開吐槽時尚品牌辦秀的節奏太快、頻率太高。
其實品牌到華來辦秀也不是最近兩三年才興起的新鮮事。早在2007年Fendi就把秀場搬進中國,自此以后,奢侈品品牌Chanel、Gucci、Prada等一個接一個到中國來發布當季的時裝作品。為了討好這片市場上新興富豪群體對時裝及奢侈品“高大上”內涵和噱頭的精神追求,不少品牌在辦秀這件事情上挖空心思的程度可謂是窮其所能。超模與明星陣容自是毋須多言,選址與主題則成了為中國看客特別做足的獨家文章。2007年10月19日Fendi設址在長城烽火臺的中國首秀是個前所未有的壯舉。Karl Largerfeld偕88套新裝88名超模于攝氏4度的露天嚴寒中完成了難度甚至高于巴黎主場的走秀。而Chanel則于2009年的Paris-Shanghai特別系列發布會在黃浦公園臨江搭了條巨型船,老佛爺執導得“Coco Chanel與中國老佛爺相遇”的短片創意令人嘆為觀止。
如果07年Fendi首秀算是掀開了奢侈品進華辦秀的開篇,那2012年Dior把高訂秀搬進中國這一出人意料的里程碑事件實則反映了中國市場對時裝更深層次的需求和更廣泛的“話語權”。2012年4月14日christian Dior在中國上海外灘羅斯福公館舉辦2012春夏高級訂制服秀,這是Dior首次將高訂秀帶到巴黎以外的地方,同時又是首個在中國舉辦高訂秀的法國品牌。Dior破天荒的大膽舉措一時間成為行業內褒貶不一的最大爭議性話題。到底是自降身價迎合市場,還是端著架子維護形象?這種在保守派看來嗤之以鼻的魚與熊掌之惑被隨后紛沓而至的品牌走秀以實際回應所擊潰。Dior的拓荒行動就像一桿風向標,在中國市場這塊巨型蛋糕的誘惑下,Jean Paul Gaultier、Vera Wang等與中國市場聯系緊密程度較為次之品牌也緊隨其后接二連三得在華辦秀試水。
從2007年到現在也不過短短的七年,這七年時間卻是見證了中國時尚產業以令世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在脫胎換骨地成長著。市場像著了魔一樣地膨脹,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涌出,國內“時尚盛典”、早春秀、秋冬秀、外加名目繁多的“Cruise系列發布會”等等一場接一場看得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當時尚品牌為了飽滿的盈利而給足中國看客“話語權”的時候,當中國看客因為享有“話語權”而在歐洲市場粗劣“拼殺”的時候,當中國明星們為了得到“話語權”而在鏡頭前走火入魔東施效顰的時候,這一場葉公好龍的時尚狂歡,會否是一條不歸路?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