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壞的時刻,這是最好的時刻。
2008年,全球經濟倏忽從高峰直插谷底,富豪身家暴跌,企業裁員、倒閉,一浪接一浪,金融海嘯直卷至2009年,曾特首預期目前經濟低處未算低,教我輩凡夫俗子如何是好?人心惶惶。不過,在時尚界有人看作危機,亦有人視作機會。
剛結束的09秋冬紐約時裝周,T臺上雖仍是一片歌舞升平,老老嫩嫩的時裝設計師由Marc Jacobs、Michael Kors、Diane Van Furstenberg以至Alexander Wang、Johnathan Saunders等等均極力鼓吹80's Glam and Power Woman風尚,強調寬肩墊膊,以打造現代女性面對逆境的堅強形像,非常美國人的一套,女人能扛起半邊天!哈哈!我只怕東方女性還是喜歡扮溫柔,從而得到更大的好處!話說回來,除了DVF和Johnathan Saunders一貫的色彩主義外,Marc Jacobs的新作亦運用繽紛艷麗的色彩,發放正能量,恍惚為人間增添希望。時裝周期間,又有Giorgio Armani最新的旗艦店開幕,位于the 5th Avenue,占地4萬3千平方呎,好一副繁華盛世景象。Michael Kors在接受美國新聞網絡訪問時,談及金融海嘯的影響,也非常正面和樂觀地說:"過往消費主義的放縱令人不假思索地追逐流行,瘋狂購物,流行的服飾轉眼一下子便out了,浪費了設計師背后的心血,金融海嘯欲令消費者變得聰明,開始懂得欣賞和珍惜設計品。"教我幾乎沒笑翻天。
時尚界一向沉溺以金錢打造紙醉金迷的浮華世界,是我們教壞了時尚界,還是時尚界縱壞了我們?全球金融海嘯又豈只是教育羣眾的簡單一課?美國作為重災區,現眼報是各大名牌在紐約時裝周能省則省,像一向國際巨星云集的Marc Jacobs秀,今年則星光黯淡,只邀請了日本女星澤尻英龍華和她的新婚丈夫高城剛來撐場;一向完秀后的香檳、美人時尚派對亦干脆省掉。
不過,這只算是一級臺風訊號。作為年輕設計師根基未穩的可能就已卷入風暴眼。
近年在美國走紅的Peter Som,01年開始創立自己的同名時裝品牌,一步步走下來,07年還得到Bill Blass垂青,入主為該著名美國名媛品牌的創意總監,孰料一個金融海嘯卷起,去年底Bill Blass決定結業,同時母公司NexCen Brands對Peter Som的個人品牌亦不再作投資,令Som頓成雙失青年。這次紐約時裝周他只能獨力靠自己發表一個小型作品系列,而前景又是否樂觀?美國不少著名百貨店如Neiman Marcus、Bergdorf Goodman等已大量裁員,買貨預算亦會縮減20%或以上。而除了Peter Som之外,年輕男裝設計師Andrew Buckler早前亦喪失了幕后金主,土耳其制造商Hey Group的注資。Hey Group曾令Buckler瞬間在紐約時尚界冒起,07年初次參與紐約時裝周,短短兩年間在美國開了四間專門店。Hey Group的撤資令Buckler實時緊縮開支,裁減公司三份之一人手,新系列發表則舍棄一貫在Byrant Park舉行的T臺騷,改在店內舉行發布會。
除了年輕設計師面對財政緊黜之外,名牌也不好過。擁有Gianfranco Ferre, Malo, Exte和一系列授杈生產和分銷品牌(包括Just Cavalli、Galliano、Versace Sport、C'N'C Costume National 等)的意大利Far It Holding集團最近便面對嚴峻的財務壓力,負債將近3億歐元!旗下占集團盈利77%(2008年度)的授杈及生產子公司Ittierre更面臨破產。早于去年9月金融海嘯爆發之前,Far It Holding已積極尋找白武士,包括香港富商Billy Ngok,但海嘯一爆發后,雙方的談判便拉倒。Far It Holding現仍正積極尋找買家,若Ittierre破產,亦等同宣告母公司的死亡。過往每逢時裝新季度開始,Far It Holding旗下品牌即霸占香港重要媒體的主廣告版面,每次達續投放十版八版廣告的風光日子不再。該集團能否重生是未知之數。
金融海嘯掀起了危機,但也是另一個機會的開始?如果有這個新機會,我想可能也如許多財經專家所言是在中國。朋友Veronica Chou(其家族是Michael Kors和Tommy Hilfger集團的國際幕后控股人)兩年前開始與美國Iconix Brand Group合資成立Iconix China Ltd.,準備將旗下17個男、女時裝、運動服及寢具品牌,包括較為人熟識的Badgley Mischka、Candie's、Cannon等引進大中華地區。雖然金融海嘯爆發,仍無礙Veronica如火如荼的大中華計劃,今年三月便會先在上海開設旗下女裝品牌Rampage的專門店,然后又會在大陸其它城市陸續開設共50多家專門店,并計劃通過目錄冊和電子商務渠道提供Rampage的產品。
Veronica在商業上的果敢投資,源于窺準了大陸日益興旺的中產階級消費市場,縱使在這個時候。大陸的中產階級發展勢頭極迅速,僅是由2005年至07年,短短兩年間便由6千5百萬人口飆升至8千萬,預期2010年前會達到1億人口。而大陸中產階級的定義是家庭年收入6萬至50萬人民幣,就算加上一點不能見光的私幫錢,也難以豪買超級名牌,中價和大眾化消費品會符合他們的需求。縱使在這個海嘯時期,一向最能代表中產階級消費市場指標的汽車業,2008年雖然銷售增幅放緩,但也達6.7%,銷售金額合共達70多億人民幣。早前中國汽車制造業商會公布1月份的新車銷售量,雖然與08年同期相較下降14.4%,但也高達735,000輛,首次超越了美國市場。Iconix China旗下大部份品牌主打的是中價及大眾化市場,像Rampage在美國的銷售點是在Macy's、Nordstrom這類中檔的百貨公司,便符合大陸中產階級家庭的需求。相反,對于高級時裝市場,Veronica目前則采取保守及審慎的態度,原本計劃收購或注資一些獨立設計師品牌以壯大集團旗下品牌的聲勢和陣容,也要暫時擱置。"看看09年底經濟是否好轉才再作投資吧!"她說。
金融海嘯會否掀起一場國際金融新秩序?亞洲成為國際金融和投資的重心,特別是中國,并且加速其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市場的第一大國,取代之前居首位的美國;同時催化名牌之間在奢侈品市場的汰弱留強?在最近LVMH集團公布的年度業績便不難看出端倪。這個擁有眾多高級時裝、皮具、鐘表、珠寶、洋酒、美容品名牌的奢侈品及零售業王國,旗下包括L.V.,christian Dior, Fendi, Celine, Loewe, Chaumet、Tag Heuer, Zenith, Moet & Chandon, Hennessy, Guerlain, Sephora、Duty Free等等,LVMH 08年集團總營業額超過170億歐元,純利超過20億歐元,增幅是4%。最令人關注的第四季業績亦一樣有4%的增長,尤以時裝、皮具及美容品表現最強勁,鐘表、珠寶和洋酒在第四季則下滑。其中亞洲區對LVMH的貢獻最大,全年增幅達19%,并且居集團的時裝及皮具品牌的首位市場,占總營業額45%,其中日本占20%,其它亞洲國家占25%,而中國則是Louis Vuitton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占LV總營業額的20%。難怪LVMH主席Bernard Arnault表示:"以維持這個奢華夢和贏取市場占有率,不會削減集團的廣告支出。同時,LV還會在今年增設多25家分店。"相對于其它正面臨困境的時裝名牌,正是有人快樂有人愁,汰弱留強的時候。
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份,在金融海嘯之下背靠阿爺,情況又是否這樣樂觀?好些名牌雖然堅稱沒有削減廣告預算,但過往常與主流媒體簽訂一年廣告合約的,現在不少則變成散戶,逐次投放再計算。同時,那些火燒銀紙的國際大型公關宣傳活動不復再。Chanel一早就已叫停Mobile Art,Dior亦表示今年不會有像去年般花費數億港元的北京當代藝術與Dior couture歷史展crossover這類活動,宣傳推廣的重心會轉移和集中在建立和鞏固顧客關系方面。擁有豐富的高級時裝零售經驗的Joyce Ma女兒Adrienne,離開Joyce集團后,另立門戶代理Y's Mandarina Duck和Moncler,她也認為目前要將資源投放在具戰略性的宣傳和推廣上,像舉辦trunk shows、新系列預展、以及其它促進銷售的宣傳活動。
"面對全球金融海嘯,最基本的應對策略是更須注意店內貨品供、求的平衡,小心計劃買貨預算,以免在季末時囤積,令長遠來說亦有損品牌商譽。我相信對名牌的渴望和追求,始終會驅使顧客走進某些名牌店內,而商品的創意和價值亦是顧客作出消費決定的主因。不過,在這個時候人們會多作bargain shopping。香港人依然是時裝精,喜歡新颕、以及常見于國際雜志的當季key pieces,金融海嘯對他們的品味和選擇沒有改變,但就不會像以前般急于滿足霎時的購買欲。"
Lane Crawford的時裝總監Sarah Ruston也同意香港人始終貪愛新款新貨,以Lane Crawford為例,他們的顧客在這氣候下仍然不吝嗇購買新貨和時髦獨特的新款式。雖然她拒絕透露買貨預算有否下調,特別是對于年輕設計師品牌,只強調Lane Crawford的買貨策略會比以前更精挑細選,設計師的key pieces亦不能或缺。"設計師應該懂得怎樣面對逆境,而無論在經濟好或壞的任何時候,也不能偏離他們的設計立場和時裝觀點。最近的經濟氣候雖然令顧客變得謹慎消費,但幸好隨著大陸奢侈品市場的發展,出現了一羣富裕和時髦的新一代,他們很懂得選擇,亦渴望與眾不同。"Ruston說。
我倒最認同Adrienne所說的bargain shopping!!因為我只是一個消費者。Burberry春夏新貨一登場,最近便速速在店內舉行小型酒會促銷活動,新品9折、上季秋冬貨3折、再舊一點的則2折。而且在這個時候購物,顧客也會得到最好的服務,有別于以前常說名店的店員態度非常傲慢。前幾天走進Cartier店,我只是心血來潮想看看以前買下的手表和首飾漲價了多少,店員也非常主動熱情款待,面帶笑容,新款、舊款逐一翻來讓我試戴,還有香檳、茶水招呼。亦聽說自03年香港經歷沙士后,不少超級名牌開始「冧客」,VIP生日,總會奉上名貴禮品和蛋糕賀壽,有朋友早前便收到Prada送來新版的尼龍背囊。
這是最壞的時刻,這是最好的時刻。我是這樣認為。
原文參見:
JW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