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國際時裝周上,設(shè)計師胡社光的秀場:數(shù)名模特踩著20公分超高跟,自然……摔倒現(xiàn)象頻頻,有的甚至爬著下場。好萊塢娛樂網(wǎng)站E!Online用“T臺詛咒”來評價這場秀,英國《每日郵報》則提出了“這是迄今為止T臺上''事故''出的最多的秀?”的疑問,毋庸質(zhì)疑,能夠引發(fā)人們話題欲,這場秀做到了。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出戲的主角-高跟鞋(華服靚衫無疑淪落成配角),幾百年來,這個神奇的物件就帶著“致命誘惑”的使命,人們也冒著這種真真趨于致命的風(fēng)險悅?cè)恕R韵率前ǜ吒趦?nèi)的八大最致命的風(fēng)尚,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極端追求美的方式,對于人的健康危害之大,大到難以言說的地步。
高底鞋

Lady Gaga猶鐘愛“非常人能hold住”的高跟鞋,15公分、20公分統(tǒng)統(tǒng)不在話下。再掃一眼天朝銀幕上的清宮劇,小伙伴們想必對妃子佳麗們的高底鞋早已司空見慣。在西方,高底鞋起源于威尼斯,自然,是為了防水防濕泥,后來漸漸成為了“增高”物件。15世紀到17世紀中期,高底鞋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征,高度越高,其穿著者的身份就越高。《百年鞋履》一書中就提及一雙鞋跟竟達55公分的高底鞋。自然,這種鞋子,嚴重妨礙穿著者移動,出個門還要手杖在旁,仆人攙扶著,鞋子越高危險也就越高,還很容易失去平衡,導(dǎo)致受傷,有時甚至?xí)劳觥?br />
三寸金蓮

中國古代極端的審美之一就是纏足。除了三寸金蓮以外,還有大于四尺寸的鐵蓮,四尺寸的銀蓮,自然,蓮即裹過的腳,不同大小的腳就是不同等級的“蓮”。這種傳統(tǒng)始于隋,5-9歲的女童的雙腳會被泡在草藥和水里,然后剪去指甲,以布條纏裹,慢慢扭折,最終一雙小巧玲瓏的雙腳就此誕生。《雪花秘扇》中新郎對百合(李冰冰飾)足下的那“深情的”一吻,就活靈活現(xiàn)地將男性好那一口展現(xiàn)了出來。自然,纏足后,婦女們將完全禁錮在家庭生活里,連走路都是難事。同時,腳趾血液循環(huán)的喪失則不可避免,更會引發(fā)壞疽、血液中毒,甚至腳趾脫落等病癥。
緊身胸衣

對《亂世佳人》中黑人保姆拼命幫斯嘉麗束腰的場景印象還深刻吧。從16世紀起的四個世紀里,婦女們追求著蜂腰,以胸、肩等為代價,甚至是壓制著自己正常的食欲,造成肺不張,氣胸,慢性胃液倒流,嚴重者昏厥倒地,同時,呼吸不暢,肋骨骨折變形,內(nèi)臟損傷等等健康傷害也在列。這種風(fēng)尚維多利亞時達到盛行巔峰。在1840年到1850年代,腰部訓(xùn)練緊身衣開始流行。愛德華七世統(tǒng)治時期流行的凹凸有致的沙漏型輪廓胸衣,對女性的臀部和脊柱傷害極大。
布衣病

18世紀末,當時的凡爾賽宮講究繁復(fù)精致的服飾,因此,大革命后的法國《禁奢法》(Sumptuary Laws)出現(xiàn)了這樣一條規(guī)定:每個人的服裝和首飾重不應(yīng)超過3.5公斤。那時,法國出現(xiàn)了這樣的一種穿衣風(fēng)尚,在穿好整套衣服后讓自己泡在浴缸里,以便讓濕淋淋的薄長袍貼身,自然,這能將身材曲線一展而盡。不過,后果就是,婦人們這一身又濕又薄的服裝自是難以與寒冷天氣抗衡,最終導(dǎo)致了1803年巴黎那場大流感(布衣病Muslin Disease)的爆發(fā),上萬人喪生。
硬高領(lǐng)

流行于19世紀,稱得上當時男士的必備品,卻有著一個令人生畏的外號“father killer”,這是一種又緊又硬的可拆卸高領(lǐng),奧斯卡.王爾德是當時的代表人物之一。這種高領(lǐng)足以阻斷血液循環(huán),導(dǎo)致腦窒息或腦水腫。據(jù)說當時許多男士以這種死法而收梢,他們正因醉酒酣睡著,猛地一側(cè)頭,氣管即被阻斷,等待他的就是窒息而亡。19世紀晚期,一名非常不幸的男士在街道上摔倒后就幾乎讓他的領(lǐng)子“斬斷”頭顱。還有著這樣一個更驚人的說法:這種高領(lǐng)硬得連子彈都無法射穿。
裙撐

通常,裙撐所使用的材料范圍包括藤、鯨須、金屬絲、馬鬃或鋼鐵等。雖說這個物件能使女性臀部顯得出奇的豐滿,以增加胸腰差的巨大落差美,但這種牢寵似的東西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活動,裙撐越大,出行就會越困難。甚至有記載稱,不少女性站在碼頭被風(fēng)刮到海里而淹死,這種碩大的裙子一不小心還會被卷入馬車的輪輻中。當然,女性最遭罪的還屬被火燒到。1861年,詩人亨利•瓦茲沃斯•朗費羅的妻子就是死于裙撐起火。
含鉛化妝品

1603年,“童貞女王”伊利莎白一世去世,而“鉛中毒”就是其中一個猜測。蒼白的臉色曾經(jīng)被用作評判美的標準,而厚重的含鉛化妝品則能有“美白功效”,引發(fā)諸如腦損傷、頭痛、食欲下降等病癥,甚至更嚴重的會導(dǎo)致癱瘓,乃至死亡。1760年,有“18世紀安吉麗娜•朱莉”之稱的愛爾蘭貴婦瑪麗.甘寧就是死于鉛中毒,全因她執(zhí)著地每天涂抹含鉛化妝品,當時她只有27歲,這也是第一例被記錄在冊的鉛中毒受害者。
“方當伊高”頭飾

這種高聳無比的發(fā)型最初由法國興起,“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情婦將頭發(fā)綁起后受到贊揚,還被封公爵夫人,此后,“方當伊高”頭飾風(fēng)靡整個歐洲。17世紀,這種頭飾越變越大,害處可想而知:頭飾容易被火燒著,自然,配戴著的臉和脖子都會很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