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數兩會代表一樣,高德康穿著黑色套裝,細看才能發現剪裁十分精致,這是他專門去倫敦的波司登專賣店定制的。在中國人的印象里,波司登仍然是一個羽絨服品牌,但作為波司登集團的董事長,高德康希望在歐美主流市場,將其打造成高端男裝品牌。
過去幾年,他一直在為此努力,現在前景顯得很不樂觀。
“我們現在有訂單,但批量太小。”他說的是美國市場,那些能夠“走量”的基本款式服裝在美國都賣得不行,只拿到了高端產品的小批訂單。
波司登剛剛進入美國。今年2月初,“Bosideng”男裝品牌登陸紐約時裝周。在此之前,位于紐約曼哈頓聯合廣場的波司登游擊店開始營業。
“看起來,美國市場的難度較大,現在我們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方案。”說起美國業務的進展,高德康的語速明顯放緩。
這個來自中國的品牌目前在美國知名度還很小,原本希望靠設計和品質打入美國高檔男裝市場。
高德康曾對于Bosideng的品質十分有信心,他解釋說,目前在美國銷售的產品,都是從英國進口。
兩年前,波司登在倫敦的旗艦店開業,成為第一家把專賣店開到英國倫敦的中國服裝品牌。當時波司登特別邀請了歐洲的知名設計師,店內出售的男裝在當地設計、生產,試圖與Hugo Boss和Ted Baker等歐洲傳統老牌展開競爭。
美國市場策略顯然與此前不同,高德康說不會再采用專賣店的形式,“進入美國的大百貨,與世界名牌、高端品牌放在一起,來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但這些產品是由英國人為英國市場設計,相對嚴謹正統的英式風格,美國人口味更偏時尚休閑。
與此同時,波司登在英國的業務也進展緩慢。去年2月初,波司登英國公司CEO朱偉稱,計劃打入倫敦高端購物中心,加速歐洲的擴張,不過至今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此前透露的收購計劃,也都石沉大海。去年10月份,波司登正式宣布,以4000萬人民幣收購Green woods Menswear,后者擁有英國兩個男裝品牌,現在英國全國經營88家服裝店。
現在高德康卻改變了看法:“考察之后發現不能收購。”但他拒絕透露更多的細節。
波司登的財報中沒有提及倫敦的銷售數據,但高盛曾發布報告指出,波司登倫敦店的投資約為3億元人民幣,預計開店后3年內都無法盈利。
英國的專賣店原本就是波司登國際化的一個窗口,借助2008年倫敦奧運會,向來自世界各國的游客展示波司登品牌。也許,同時也可以帶動國內市場的銷售。但是,看來這兩個目標都沒有實現。
和中國大多數本土服裝品牌一樣,波司登2013年業績大幅縮水。波司登2013年下半年年報顯示,波司登男裝業務銷售額僅為0.96億元,同比下滑34.3%,整個集團經營利潤也同比下滑近兩成。
采訪結束后,高德康開始填寫一份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調查問卷。針對“2014年服裝行業形勢”這道選擇題,他毫不猶豫地在“不樂觀”上打了勾。
美國市場仍然是波司登的擴張重點。接下來,為了提升知名度,高德康準備在美國開展品牌營銷,他已經為此聘請了業界資深人士和當地的公關公司。
據他介紹,前Hugo Boss高管Marty Staff將擔任波司登的美國顧問,代理機構Project高管Nancy Berger將負責波司登社交媒體營銷,公關公司AgentryPR將負責其在美國的營銷和公關。
在美國專家們的建議下,波司登將放棄類似“首個闖入倫敦的中國服裝品牌”等強調中國服裝品牌國際化的文案,因為“這個故事在美國人眼里沒有吸引力”。
至于什么樣的故事才有吸引力,專家們告訴他,美國人非常看重的是一個品牌企業的創業故事,如果品牌創立過程艱難曲折,他們可能就會因此對品牌感興趣。
高德康準備好了一個。
“波司登是八臺縫紉機、幾個人起家,非常艱辛地走過創業路。主要是講述一個企業家多么不容易,又是怎樣堅持下去。”他希望這個“中國裁縫的故事”能夠先打動挑剔的、大百貨公司的買手,因為在高德康看來,波司登只有進入美國高端店鋪才有戲。
來源:http://www.weartrends.com/a/21561.aspx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