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阿里巴巴集團與銀泰商業集團共同宣布,阿里集團將以53.7億元港幣對銀泰商業進行戰略投資。上周四在港交所停牌的銀泰商業也于昨日早間復牌,復牌后高開,盤中大漲至16.28%,但隨后便急速跳水。截至收盤,銀泰商業報收8.35港元,大跌7.53%。為何阿里入股后不漲反跌?對此,記者昨日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并盤點了有阿里入股個股的股價表現。
銀泰收盤大跌7.53%
銀泰商業是國內領先的商業集團,主要從事百貨商場以及購物中心的經營和管理業務,于2007年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截至2013年底,銀泰商業共經營36家門店,包括28家百貨店及8家購物中心。
在此公告發布后,于上周四在港交所停牌的銀泰商業也于昨日早間復牌,復牌后盤中一度大漲至16.28%。但出乎意料的是,銀泰商業隨后便急速跳水,最終大跌7.53%,報收8.35港元。
阿里入股四只港股表現各異
從基本面來看,銀泰商業也沒出現“黑天鵝”事件。其于一周前發布的年報顯示,銀泰商業2013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2.6%,營收同比增長15.4%,但銀泰商業股價昨日的表現有點讓人大跌眼鏡。
記者昨日統計發現,獲得阿里戰略入股的企業有四個:海爾電器、中信21世紀、文化中國、銀泰商業,都是港股。
2013年12月9日,海爾集團與阿里巴巴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巴巴向海爾電器注資28.22億港元。在阿里巴巴入股前,海爾電器股價為18.5港元,阿里巴巴入股當天海爾電器大漲逾4%。截至昨日收盤,海爾電器報21港元,累計入股后漲幅13.5%。
2014年1月23日,中信21世紀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斥資13億港元對公司進行戰略投資。自此,中信21世紀從垃圾股翻身變“仙股”。其股價從阿里巴巴入股前的0.83港元一路飆升,曾經一度最高漲至8.3港元,漲幅高達900%。截至昨日收盤,中信21世紀報收5.7港元,累計漲幅590%。
2014年3月11日,文化中國傳播集團發布公告,阿里巴巴集團以62.44億港元認購公司擴大后已發行股本的60%。在入股前,文化中國傳媒僅為0.64港元,一經入股后大漲。截至昨日收盤,文化中國傳播報收1.74港元,累計漲幅逾171%。
要從多方擬定投資策略
同信證券胡紅偉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香港股市的投資邏輯與A股不同、公司質地和市場投資情緒或是昨日銀泰商業高開低走的原因。
“阿里巴巴和銀泰的結盟是長期的戰略合作,不過這種合作對于公司短期的業績影響來說幾乎是微乎其微。香港的股市投資邏輯與A股很不相同,股價漲跌主要受公司近期的業績影響。因此,當有這個利好,但同時短期內對公司業績影響不大時,香港的主流投資者就順勢高拋了。如果該股后期股價能夠企穩且震蕩上行的話,便可佐證這個原因。”
胡紅偉還指出,這也跟公司自身的質地有關。“就像中信21世紀一樣,以前只是一個屌絲公司,卻傍上大公司,當然一下子就從麻雀變鳳凰了。對于盤子越小的公司來說,與阿里巴巴合作的利好刺激就越大。市場游資也更偏愛這樣的小盤股,因為股價比較容易炒上去。作為國內領先商業集團的銀泰商業,本身盤子非常大,也就是說,游資想把銀泰商業股價炒高就難很多,所以才會出現這樣高拋的情況。”
長城證券金少華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具體的投資操作要從公司所處的不同行業和上市公司本身去尋找答案。但如果一個相關個股,在阿里巴巴入股后已經有太高的漲幅,那么中短期內便會進入風險期,投資者應當警惕。如果相關個股的前期漲幅不大,那么投資者仍可繼續關注,畢竟有長期的利好在。
(深圳商報 謝惠茜)
原文鏈接:http://www.linkshop.com.cn/web/archives/2014/285544.shtml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