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兩機構聯合發布的奢侈品消費統計報告顯示,奢侈品名表、高端酒在境內外市場上的消費均出現大幅下滑。
多名業內人士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反腐倡廉的大背景下,公務出游、官場饋贈等大幅減少,是這些奢侈品品類銷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奢侈品消費大幅下滑 男性市場首當其沖
“普通游客在境外依然很有購物欲望,沒有感覺出現下滑。”今年春節剛剛從歐洲帶團回國的領隊王昕琪表示。世界奢侈品協會的相關數據也顯示,今年春節中國游客境外消費的化妝品、香水以及服裝和珠寶都出現了上漲。
“像化妝品等奢侈品類價格都不算太貴,普通游客都消費得起。”眾信旅游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增長的品類可以看出,境外消費的主力軍是女性,“在男士境外消費方面,大牌皮具、高端酒和名表等消費額都出現了大幅下滑,主要是因為公務出游的情況大幅減少。”
雖然今年境外消費奢侈品金額出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大幅下滑,但中國人仍是境外奢侈品消費的最大群體,占全球消費總量的45.1%,且有52%的消費集中在歐洲地區。
海濤旅游市場總監孫麗嬋表示,歐洲在中國境外奢侈品消費中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主要因為其是大量世界老牌奢侈品的發源地,“像香奈兒、LV都成立于法國巴黎,而各大品牌每季最全的新品也都集中在歐洲,所以去歐洲旅游的游客多數都是沖著當地大牌去的。”
某奢侈品大牌專柜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作為“官場饋贈”佳品,以往名表和男裝是最受歡迎的禮品之一。受中國政府加大反腐力度影響,2013年名表及男士服裝品類的銷售大幅下滑,其中名表銷售額整體下降95.9%,并且是價格越高降幅越大。
在春節期間,國內奢侈品名表以及大牌服裝銷售額下滑幅度也是最大的,占比均達到八成左右。
個人境外消費壓力不大 大品牌境內吃緊
世界奢侈品協會調查顯示,近七成中國游客是專門為了“淘便宜”而出國購物,至于買回來的奢侈品,更多的是用于贈送親友以及慰勞自己。
前幾天剛從英國回來的白領余小姐告訴記者,春節期間她在國外花了2萬多元購買奢侈品,這幾乎是她近一年的積蓄,“我平時根本不會買這么貴的包,但看到國內賣1.5萬元的包那邊只賣6000元左右,就剎不住車了。”
世界奢侈品協會此次共調研了47個全球知名奢侈品品牌,它們在中國市場的新店數量已從2012年的280家減少至2013年的100家左右,降幅超過三成。事實上,2013年多數奢侈品牌門店銷售額都大有所下降,國內部分城市的很多LV、愛馬仕等大牌的門店,春節期間甚至出現了空無一人的情況。
目前,LV在中國境內已經開始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升級產品系列、翻新店面、提高服務、暫緩擴張門店、淡化logo特征等。世界奢侈品協會預測,2014年,奢侈品大牌在中國的銷售將繼續放緩,在部分二三線城市將有一些門店關閉。多個奢侈品牌表示2014將暫停在中國境內開設新店。
(法制晚報 王思思)
原文鏈接
http://www.linkshop.com.cn/web/archives/2014/279865.shtml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