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搶金潮”之后,珠寶公司們不得不面臨業績增長放緩甚至下滑的命運。事實上,周大福披露的季度營運數據顯示,其7~9月的同店銷售增長已從2014財年首季(2013年4~6月)的48%急速放緩至18%。可以肯定,上半財年的增速將難以延續。周大福集團主席鄭家純表示,除了即將到來的圣誕促銷,快速發展的內地三線城市或將成為珠寶銷售的下一個藍海。
周大福成最大贏家
在周大福發布中期報告之前,已有多家珠寶上市企業發布了最新財務報告或盈利預警。內地品牌珠寶商老鳳祥(600612,SH)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2億元,同比增長30.53%;凈利潤6.33億元,同比增長23.25%。香港上市公司周生生(00116,HK)2013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40.89億港元,同比增長55%;實現凈利潤6.15億港元,同比增長40%。
前段時間意圖收購珠寶連鎖品牌金至尊追趕周大福門店規模的六福集團(00590,HK)也發布了盈利預喜,稱受益于強勁的黃金產品銷量以及良好的珠寶產品銷售增長,預計2014財年上半年(2013年4~9月)的凈利潤將同比大幅上升。國信證券因此重申對該股票的買入評級,并預計六福集團2014財年上半年的收入和凈利潤將分別上升51%和33%至89.4億港元和7.42億港元。
即便是市值較小的珠寶上市公司謝瑞麟(00417,HK)也在“中國大媽”們的力撐下銷售額和凈利潤分別上揚28.3%和55.1%,賺得4760萬港元。
不過,這些業績都不及上半財年凈賺35億港元的周大福。財務報告還顯示,其上半年財年實現營業額377.68億港元,同比上升48.48%;凈利率由7.4%上升為9.5%,毛利率與去年持平,整體同店銷售增長33.2%。
這都得益于黃金類珠寶產品收入的大幅增長。業績報告顯示,周大福今年上半財年黃金產品銷售額為246.3億港元,同比上升74.4%,占總營業額比例為65.2%,同比上升9.7%。《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業績報發現,周大福僅黃金類珠寶產品的收入就已超過其他珠寶品牌的總收入。不僅如此,該項收入還得以使周大福扭轉銷售頹勢。資料顯示,去年同期周大福銷售收入僅增長6.5%,而凈利潤和同店銷售則分別下滑32.9%和1.7%。
行業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周大福之所以能在此輪“搶金潮”中勝出,除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及店面經營能力,其高啟的庫存反倒為其產品供應充足的保證。據記者了解,這次“搶金潮”多為銷售存貨,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3月底周大福的存貨就高達273.15億港元。
與此同時,另一珠寶商周生生在業績報告中指出,“正當黃金銷售由高位放緩,6月份金價另一次大幅下調,再度吸引顧客群,惟前已消耗的存貨仍未全面補充”,似乎暗示低存貨拖累業績。
發力三線以下城市
從數據上看,周大福在港澳地區及亞洲其他市場銷售額同比大增61%至183.5億港元,內地業務占總營業額比例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至55.2%,在同店銷售增長上也不及港澳店鋪。周大福財務董事鄭炳熙指出,內地占比雖下跌,但港澳主要有消費稅優勢,來自內地顧客的營業額占總營業額達80.4%,按年仍增加1.5%。
業績報告稱,內地游客已成為周大福于港澳地區最大的單一客戶群,透過銀聯以及人民幣付款結賬的費用已占集團港澳地區總營業額的59.6%。
為此,周大福非常看好內地的消費市場,不過在“搶金潮”之后周大福和其他珠寶公司都不得不面臨業績增長放緩甚至下滑的命運。周大福披露的季度營運數據顯示,其7~9月的同店銷售增長已從上一財季的48%急速放緩至18%,可以肯定,上半財年的增速將難以延續。
不過,周大福集團主席鄭家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下半年業務仍保持信心,稱預計全年可保持穩健增長。在他看來,除了即將到來的圣誕促銷,快速發展的內地三線城市或將成為珠寶銷售的下一個藍海。
周大福業績報告稱,三線城市經濟有較高增長,一般而言對全球經濟波動的抗擊力較高,珠寶市場拓展亦較快。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財年,周大福零售點凈增加118家,其中內地凈增加的94個珠寶首飾零售點中就有64家(約68.1%)位于三線及以下城市。
上述業內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周大福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零售點主要以加盟為主,這樣能方便其以低成本的方式實現擴張和市場覆蓋。
事實上,不少珠寶行業巨頭早在兩年前就已開始搶占二、三線城市,但周大福的拓展步伐似乎總快人一步。不過,對于三、四線城市的發展潛力,上述行業人士持保留意見,“畢竟三、四線城市與一、二線城市消費方式多有不同,能否成功將考驗品牌智慧。”
(每日經濟新聞 賀文婷)
原文鏈接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