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M,100M,200M,300M,600M,1000M,3000M……
我們看到的防水標稱越來越高,可惜,絕大多數(shù)表的結構還是那個結構,材料還是那個材料,于是, 廠家說,30M僅僅是生活防水的概念,100M僅僅是能在淺池里泡泡水而已。而且還要2年做一次體檢以防止橡膠老化。
2、不銹鋼
是誰發(fā)明的這個詞? 這個和永動機的永不磨損一樣,只能當成一個笑料了。不銹是鋼嗎?
3、表能保值升值
又是一個很騙人的說法。你花公價買的表,等升值,等到真的價格漲了一點點, 人家拿到內部價的職業(yè)**們,早已經(jīng)獲利回吐,哪還論的到你賣?再說,一只表幾萬塊,就算升值個50%,也要等個十幾二十年。。。。還有:這只表你是戴還是不戴呢?戴了馬上貶值很多(變成二手表了),所以普通人,拿不到好價格,看不準好項目,更賺不到錢就根本不要想什么增值之說。買表無非是圖個開心而已。
4、表是藝術品
這是個似是而非的話題。簡單的說,基本上我們普通人能買的起的表, 都不是藝術品,藝術品有個最大的特性,就是獨特性,或說個性,我們買的幾萬的檔次的表,都是機械批量生產的零件組裝的。人手修飾的東西并沒有多少成分,也更談不上藝術的介入。從本質講和計算機等電子產品沒有什么真正的區(qū)別,想買藝術品,只能去買琺瑯,金雕,珠寶鑲嵌,鏤空,超復雜功能等手工技藝很強的裝飾功能的表,但最大的問題是他們都貴的要死。所以,一般價格的表和藝術品基本無緣。
揭開有關手表的十大謊言5、代代相傳
記得JLC的一個空氣鍾據(jù)說有600年的記錄本,可惜的是,我們真的可以保存它600年嗎? 中國人的說法是:富不過三代,世事變化莫測,別說一百年以后的事情,就是50年以后咱家是啥樣子都很難說。說不定后代敗家把祖宗的寶貝都賣了也不一定,另外一點重要的是:現(xiàn)代的機械表的壽命,如果完全不換零件,連續(xù)配戴的話我看也就是幾十年而已。就算有零件換,只要連續(xù)使用,百年后即使零件不壞,表殼也基本報廢了,如何代代相傳? 除非是一種方式:鎖在保險柜中睡大覺。可這樣又失去了所謂陪伴終生的意義,所以,代代相傳只是個美好的夢想而已。
6、一分價格一分貨
這個在手表行當中其實是相當不準的一個概念,尤其是現(xiàn)代很多牌子上了戰(zhàn)場就象搶錢一樣,把定價做的高到天上。
揭開有關手表的十大謊言7、瑞士、德國的就是好
錯!瑞士,德國表如上面所說,并非都是精英,垃圾者占大多數(shù)托ETA的福氣,幾十美元買個ETA就能走的很準確,但那與表廠無關,那是ETA的厲害。
8、偽造歷史
很多所謂的老牌廠家都在偽造歷史,為什么用偽造這個詞? 手表品牌也許用剽竊更合適。其實,那些大師們的名頭與現(xiàn)代的這些廠家毫無關系,多少年前大師就死了,大師的后人也不做表了,那個大師的名字變成了歷史,石英浪潮后,有些廠家花那么一點點錢把這個幾乎消失了百年或幾十年的牌子買了下來,然后找到大師已經(jīng)做其它行業(yè)的后人,給那可憐的人兒一點點股份,好了可以宣傳了。
揭開有關手表的十大謊言9、二手表更劃算
對于現(xiàn)實中大多數(shù)的二手表來說,比新表便宜的那一部分價格,永遠比不上你為它操心費力的價值,如果你不是真正行家,又找不到真正肯負責任而保險的二手貨,那么請貴一些錢去買新表吧,畢竟作為一個初手,你的第一只第二只表只是供你實際配戴的,二手表中,尤其是網(wǎng)絡二手表中存在的問題,足以擊毀你開始玩表脆弱的心。
10、以前的表更準更耐用,工藝更細致
這個說法僅僅適用于很少的一個層面,可以說,我們現(xiàn)在能買得起的大多數(shù)表的內外工藝都比幾十年前強了,無論結構的合理性,還是機芯加工的精確度,材料的進步,包括外觀的細膩程度, 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質量比幾十年前下降的,反而是很少一部分的最便宜的底線表和極少數(shù)靠手工修飾的頂級表工藝,也就是兩頭,當然,這兩頭也不是全部,還是極少數(shù)的。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