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特約評論:假如我是娃歐商場老總,可能面臨三個選擇:引咎辭職,因為商場生意和腔調太差,還讓宗老爺子背黑鍋——外面總說“中國首富”宗慶后不會做商場;把商場搬到四線城市去,因為娃歐杭州首店的品牌、氛圍更像來自年輕活力的中國溫州甌海,而非老派、貴族、從容的歐洲;停業整頓,用一年時間重新打造商場,四樓娃歐美食廣場的桂林米粉和阿飛面館就不要了吧。
第一個選擇的前提是,娃歐商場母公司娃哈哈集團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曾經相信和授權職業經理人團隊,老板對進軍零售、地產的戰略負責,經理人對事業發展服務。
猜想宗老爺子父女可能都沒有足夠時間、精力和經驗,顧到商場很多。在龐大的娃哈哈飲料帝國,娃歐是新項目之一,但還小,商業地產和零售在商界則是傳統項目。有人安慰說,娃歐之意不在酒,主要是看重地產價值。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筆者衷心希望是別人誤會了宗總戰略,他希望把歐洲品牌低價帶給消費者,娃歐滿天下,店鋪地產增值只是順帶的。
第二個選擇的前提是,娃歐知道歐洲是什么,至少知道中國人心目中的歐洲是什么。歐洲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大洲,有多瑙河,是徐志摩的“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是凱撒大帝“我來過,我看過”,是塞納河畔咖啡館,是項鏈里私下當珠寶的貴婦場……
中高端消費者沒那么在乎價格,但在乎商場氛圍、腔調、品牌和服務。顧客進門、進柜、逛街、消費,需要理由和期待。
娃歐滿是娃哈哈基因,導視系統里有娃娃形狀的洗手間標志,令人恍惚。各樓層寫滿帶歐的銘牌,“歐洲精品館”、“歐洲風尚館”,地貼上則是“更多國際一線品牌”的跨層奧特萊斯。賣歐洲的東西,重點是顧客的感受和商場品牌組合與氛圍營造,形容詞最廉價。
第三個選擇,筆者純屬娛樂,原因參看第一、二個選擇背后的東西。
娃歐太糾結了。零售業盡管有門檻,但不至于此,一些小零售商的生意、格局都比它更清晰而完整。但正因它是巨頭娃哈哈產業,反而更受限。
一個專柜店員拖木凳的聲音響徹樓層,商場太安靜了。這是我上周日去時親身體會。我看著她,她抬頭迅速看了我一眼,繼續拖凳子。商場多數收銀臺都關了,邊柜店員都站到門口,沒有中島,大樓中庭掛滿大幅海報強調歐洲名牌集聚。
身為同行,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所有服務中國消費者的實體或電商同行,都是消費大業的組成部分,百貨和購物中心是一個城市的時尚和休閑、娛樂集散地,共同完善消費者體驗。
本來想在桂林米粉吃一份,想想又算了。又提議同行的朋友買杯果汁,她說不,我問“果汁不是一樣的嘛”。她說,“不一樣,我要到萬象城那里坐著喝!
。撋叹W特約評論員 林尚玉/文)
原文鏈接
http://www.linkshop.com.cn/web/archives/2013/270300.shtml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