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認為,蘭亭集勢在6月6日首次公開發行到8月19日這段時間中,發布了一系列存在實質性錯誤與誤導信息的聲明,渲染公司財務業績表現與前景。公司錯誤陳述或未能披露第二季度營收增長大幅下滑,成本增長超過營收增長的事實以及相應后果。
三家律師事務所表示,將代表在上述期間購買蘭亭集勢股票的美國與國際投資者進行索賠。據悉,相關訴訟文件已提交至美國當地法院。
對于遭到集體起訴一事,蘭亭集勢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公司法務人員正在準備相關回應內容。”截至發稿時,蘭亭集勢尚未公開回應。
蘭亭集勢剛剛高調便遭打擊
從發布招股說明書到最終成功上市,蘭亭集勢一直相當低調。直到8月27日,蘭亭集勢CEO郭去疾接受采訪的內容才見諸媒體,此時,離蘭亭集勢IPO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
郭去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將蘭亭集勢的成功總結為三點:第一,商業模式。一個根植中國、百分之百享受中國成本結構、但卻通過互聯網面向世界市場的成功;第二,供應鏈。以婚紗為例,在蘭亭集勢之前,沒有一個公司可以大規模定制做婚紗。第三,數據。所有決策都是給予數據。
在蘭亭集勢上市前,已經有多家公司倒在了美國資本市場的大門前,對于蘭亭集勢能夠“逆襲”的原因。郭去疾認為,最重要不是和投資人講故事,而是需要解決兩件事情:一是讓投資人覺得你可以被信任,什么事情都坦率溝通;二是讓投資人覺得你有潛力,能夠持續發展。
對于上市最關鍵的問題——定價,郭去疾表示:“多定1美元有什么好處?能多長塊肉嗎?No,所以隨市就行,最重要是做一個成功的上市,后面漲個20%,大家都Happy,比多定1美元最后跌的稀里嘩啦, 第二天就被人告、被人罵好。”據郭去疾透露,蘭亭集勢當時獲得了接近10倍的超額認購。
不過,就在郭去疾剛剛把成功學廣而告之的次日,話音尚未落地,就遭到了投資者的集體訴訟。
營收增速下滑引發投資者不滿
8月19日收盤后,蘭亭集勢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二季報,二季度營收為7220萬美元,增長了52.6%,而此前分析師的預計為7580萬美元,換言之,蘭亭集勢的營收與分析師的預測存在360萬美元的缺口。此外,蘭亭集勢的運營成本增加了57%。財報公布后首個交易日,蘭亭集勢的股價大跌40%。
蘭亭集勢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于去年四季度首度實現扭虧,今年一季度營收增長了近100%。彼時,曾有觀點認為,蘭亭集勢涉嫌為了上市而包裝業績。因此,蘭亭集勢二季度僅為52.6%的營收增幅,進一步構成了該觀點的證據。此外,蘭亭集勢還預測,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幅僅在33%-37%之間,繼續呈下降趨勢。
由此,三家律師事務所認為,蘭亭集勢此前在財務表現和未來前景方面發布了重大虛假和誤導聲明,未能如實披露不利事實。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表示:“蘭亭集勢應該不存在做假賬的問題,因為公司是從事B2C業務的,如果要在大量的C端造假,成本實在太高。而且,營收比預計僅少300多萬美元,如果真做假賬,也不會留下這個缺口。”
截至8月28日,蘭亭集勢已從最高23.38美元跌至10.36美元,正在逼近9.5美元的發行價。無獨有偶,去年5月,社交網站Facebook上市后,因股價破發,也曾遭致40余起投資者集體訴訟,被指向投資者隱瞞增長預期疲弱的事實。“這些在美國是很常見的事情”,上述人士稱。
另有觀點認為,蘭亭集勢的表現或將影響到含有類似業務的阿里巴巴未來的上市進程。
(證券日報 賀駿)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