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卡地亞典藏環球之旅將迎來極為重要的一站——法國巴黎大皇宮。全新展覽為期三個半月,由大皇宮榮譽廳首席傳承策展人勞倫·薩洛美(Laurent Salomé)策展,將以“卡地亞:風格史詩”為主題,通過解讀卡地亞的傳奇歷史,展現豐富的藝術理念和變遷的時代品味。作為與這座城市血脈相連的殿堂級品牌,此次回歸巴黎的展覽無疑將成為卡地亞典藏環球之旅中的一座豐碑。
卡地亞品牌的知名度,或許使人們忽略了這個殿堂級品牌背后豐富而多彩的歷史。事實上,卡地亞在裝飾藝術歷史上曾扮演過舉足輕重的角色。卡地亞的設計,從經典作品,到兼具幾何造型與異國情調的新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品味與社會禮儀變遷的生動證明。卡地亞的珠寶、鐘、表以及各種精美而實用的器物,曾令20世紀最富有品味的優雅人士為之折服。
“卡地亞:風格史詩”是一場關于藝術史的展覽。作為藝術作品,卡地亞的創造力在多變的用途與風格的演進中得以呈現。解讀從1847年創立至1970年代的卡地亞歷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仿佛開啟通往造型藝術實驗室的大門,深入這個優雅精致的珠寶品牌,探索那些兼具內在之美與社會功用的珠寶與配飾。
600余件珠寶、器物、鐘表,與禮服、外套、配飾、家具、繪畫、廣告攝影、版畫和時尚雜志一道,向觀眾講述藝術理念和時代品味。展覽深溯品牌歷史的每一步重要舉措,透析卡地亞的每一次風格演變的根源。200多張手繪稿,無數的檔案文件(存貨簿、創意記錄本、與和平街圣店相關的手繪稿、照片、石膏模型……),將觀眾帶到了卡地亞作品幕后的故事。
此次展覽是卡地亞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展覽,詳盡展示了為卡地亞奠定地位的重要歷史事件,以及創作過的所有類型作品,從加冕皇飾到最私人化的用具:化妝盒、煙盒和腕表——現代主義時期的三大經典象征。卡地亞歷史上所有經典作品都在此次展覽中展出,首當其沖的就是一系列精美的冠冕,生動再現了卡地亞工藝大師的巧奪天工,以及客人不斷提出的更高要求。為了突出展示制表對卡地亞的重要性,展覽還展出了數量空前的神秘鐘,共15座,每座神秘鐘都是美學與工藝方面的傳世佳作。
此次展覽的展品主要來自卡地亞典藏,以及50件從公共機構或私人藏家處借來的作品。這些公共機構包括:裝飾藝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時尚博物館(MuséeGalliera)和法國國家圖書館(Bibliothèquenationale de France)、歌劇院博物館圖書館(Bibliothèque-musée de l''Opéra)、裝飾藝術圖書館(Bibliothèque des Arts décoratifs),等等。其中還有20件尊貴作品是通過官方或私人渠道從摩納哥親王(Prince of Monaco)的藏品中借來的珍品,以展現格蕾斯王妃(Princess Grace)的優雅品味。觀眾還將有機會一睹瑪荷麗·梅莉薇德·波斯特(Marjorie Merriweather Post)的珍貴藏品,這位谷物帝國的女繼承人是俄國和法國藝術品的重要藏家,也是卡地亞紐約最重要的客戶之一。此次展覽得到了希爾伍德基金會(Hillwood Foundation)(總部位于波斯特在華盛頓的最后居所內)的鼎力相助。展覽還特別關注了卡地亞歷史上的眾多標志性人物:重要的客戶包括女演員或女繼承人——芭芭拉·哈頓(Barbara Hutton)、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伊麗莎白·泰勒(Liz Taylor)、瑪麗亞·菲利克斯(Maria Félix);印度大公——當時如夢境一樣的國度,現在卻已不再遙遠;或者是那些分別于不同時期在卡地亞歷史上留下其個人印記的潮流領導者——黛西·法羅(Daisy Fellowes)、莫娜·俾斯麥(Mona Bismarck)、溫莎公爵夫人(Duchess of Windsor)……
“卡地亞:風格史詩”是在剛剛修復的大皇宮榮譽廳內舉行的首個展覽,與這個高大宏偉的空間及其充滿詩意的設計完美契合。展覽并沒有呈現珠寶商店的感覺,而是像傳奇故事一般展開,每一個章節都營造出不同的氛圍,使作品本身的魅力自然展現,同時為觀眾提供了解讀這部跌宕史詩的密匙。
策展人:勞倫·薩洛美(LaurentSalomé),大皇宮榮譽廳首席傳承策展人與展覽負責人;勞爾·達隆(Laure Dalon),傳承策展人,勞倫·薩洛美的助手。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