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這個長期以貧困為特征的國家里,你很容易就能發(fā)現這里的富人。他們在新德里的高檔百貨商店里購物,專職司機會一輛接一輛地把捷豹和奧迪開到這里,顧客們一鉆出車門就奔向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和克里斯提·魯布托的商鋪。
他們在孟買選購蘭博基尼豪車。他們在住宅內安裝電梯,在印度奢侈品雜志上展示綴滿寶石的名表藏品。他們在舒適但外觀低調的小區(qū)里買房置業(yè),那里的公寓現在一般賣到數百萬美元就在一兩年前,這些小區(qū)還僅僅被看成是普通中上階層的住所。
印度富人“第二天性”
實際情況很簡單。美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駐新德里的稅務專家索努·耶爾說:“交稅的人非常少。”而且,逃稅行為無處不在。由于只有寥寥無幾的印度人愿意如實納稅,所以資金短缺的印度政府年復一年陷入四處籌款的窘境。
一家孟買金融咨詢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賈邁勒·梅克萊表示,逃稅已經成為印度富人的“第二天性”。據瑞士信貸銀行2012年估計,應該有大約15.8萬印度人是百萬富翁(以美元匯率來衡量),但也有分析師認為實際數目還要高很多。
逃稅的不只是富人。進行個稅申報的人口比例不超過3%,有官員表示只有大約150萬納稅人聲稱自己年收入超過100萬盧比。絕大多數不交個稅的人都有合法的理由。超過半數的印度人收入微薄,不需要繳納所得稅。雖然新富的隊伍不斷壯大,但仍有超過4億印度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另有千百萬人同樣享受免稅待遇,因為國家規(guī)定農業(yè)收入無論數額多少,都不需要納稅。由于印度擁有數億個體農民,還有一個有權有勢的富農階層,所以幾乎沒有哪位政界人士敢于挑戰(zhàn)農民個稅優(yōu)惠政策。此外還有其他優(yōu)惠措施讓更多人免于交稅。
上班族成納稅主體
有專家表示,繳納個稅的主體是那些由所在公司負責代扣稅款的上班族。雖然這部分納稅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篡改應稅數額,比如通過虛開發(fā)票來更多地享受針對住房等開支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但是這些人如果想完全逃脫稅務機關的追查就極其困難了。
不過,對其他大多數從事現金交易的人來說從家族企業(yè)老板到醫(yī)生、律師和小型經營者,他們只要愿意,就可以隱藏絕大部分收入。
人們對于印度地下經濟的規(guī)模與逃脫稅款的具體數額存在很大爭議,但即便是那些較低的估值對這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2萬億美元的國家來說也顯得相當可觀。在最近的研究中,專家們估計印度17%到42%的經濟總量處在政府監(jiān)管之外。
人們普遍認為,印度人把數十億美元藏在了瑞士、新加坡和其他避稅天堂。
還有一個奇特的案例是毛里求斯。流入印度的40%的外國直接投資都流經印度洋上的這個小島。這一數據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兩國稅收協(xié)定的作用,因為稅收協(xié)定從法律上為投資資本流入印度提供了便利。但是有專家認為,這也給印度人提供了洗錢的途徑,使大量未納稅的財富實現合法化,具體做法就是把非法資金輸入毛里求斯,然后使資金以合法投資的形式“流回”印度。
逃稅文化影響深遠
如果說鏟除復雜的國際洗錢活動尚需各方通力協(xié)作才能成功,那么揪出至少一部分逃稅巨富應該是一件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事情。畢竟,在這個國家里,炫富行為常常和交通堵塞一樣常見。
能不能瞄準去年在印度購買了2.5萬輛豪車的那些人?或是買賣高端公寓的那些人?還有那些每月信用卡賬單累積至數千美元的人?或許稅務調查員可以到那些高端商場里轉轉,看看是哪些人在購買昂貴的鞋子。
雖然政府表示近來已經開始瞄準一些慷慨的消費者,以郵件的形式向數萬名被認為有可能偷逃稅款的人發(fā)出通知,但很少有人相信政府官員是在動真格的。
金融咨詢公司的梅克萊說:“找出逃稅者沒有那么難。只不過是舉手之勞。”那么,政府為什么沒有這么做呢?問題的答案多種多樣,比如單純的無能,比如稅務官員存在腐敗行為,比如印度的政治階層習慣于利用職務之便大撈一筆,不可能做出任何有可能危及其不義之財的事情。
毫無疑問,印度公眾把官員腐敗看成是一個重要因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德里商人說:“我當然不會把稅都交了。為什么在那幫政客一天比一天有錢的時候,我卻要去交稅?”有專家表示,這種說法是他們最常聽到的逃稅理由,數十年來的政治腐敗與一波又一波的官員丑聞使這種觀念更加根深蒂固。但光憑這些還無法解釋一切。安永的耶爾指出,逃稅文化在印度影響深遠。她特別提到,房屋買賣雙方會直截了當地討論有多少房款要公開報稅,又有多少房款會私下交易。耶爾說道:“沒人覺得(逃稅)是不光彩的事情。在一個假仁假義的國家里,沒人會覺得(在納稅問題上作假)是在公然撒謊。”她認為印度最需要的或許是一顆羞恥心。“當這個社會把逃稅看成是一種恥辱的時候,我覺得你就會看到變化了。”
原文轉載自YOKA男士網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