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圈一直是一個被妖魔化的地方,人們對其態度無非兩種極端:要么認為圈內人朝拜名牌,紙醉金迷,不是高富帥就是白富美;要么認為華麗的表象之下其實百倍辛酸,許多人賺著細碎銀票,只為了表面光鮮。但這只存在于傳說之中,究竟混跡時尚圈可以賺多少錢,始終像是個秘密,不如今天就讓我們來為你答疑解密,一一言說。
時尚圈的掌權階級——設計師
設計師絕對是時尚圈的掌權階級,他們擁有超前的思維,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雙手。如果這個圈沒有設計師,所有人都得挨餓,名模也不再是名模,攝影師將失業,編輯也不知道要靠寫什么過活,Buyer 可能不用全球到處飛了,這個圈就此停轉了。
國外設計師
設計師這個行業以前還是很勵志的,大部分能被稱為“大師級”的設計師都出身平凡,比如,現在全球最富有的設計師Giorgio Armani,童年時家中非但不富裕,而且常常三餐不繼。今日的Giorgio Armani創造了屬于自己的時裝傳奇。坐擁市值70億美元的家族企業。還有時尚大帝,當然也是打工大帝的Karl Lagerfeld ,他簡直是全能選手,每年為Chanel制作8 個系列的服裝,包括成衣和高級定制,為Fendi 制作5 個系列,同時還為他自己的品牌做設計。他這種超強的能力令他在時尚界獨步天下。除此之外,他也是著名的攝影師。他不僅為Chanel 拍攝宣傳照和產品目錄,他在巴黎還開設了一家叫做7L 的書店,所出版的圖書主題橫跨他感興趣的各種領域,包括時裝、攝影、文學、廣告、音樂、插畫、幽默作品和建筑。所以,他到底拿多少薪水賺多少錢只有他自己知道。
當然,時尚圈也不乏家室背景特別“豪華大氣”的品牌,Vera Wang就是其中之一,她出生于紐約曼哈頓的上東區的富裕的華裔家庭,她的外祖父是舊中國一位軍閥,19歲時,Vera隨父母移居時尚之都巴黎,因此愛上時裝設計,1990年,Vera Wang以家族贊助的400萬美元資金,在曼哈頓開設了第一間門店,從此開始過上年收入2000萬美元的生活。
國內設計師
獨立設計師
在中國做獨立設計師可謂走上一條“不歸路”,大有“成王敗寇”的梁山好漢氣度,究其原因就是天朝還沒有建立完善的買手制度,所以相對于外國獨立設計師,中國獨立設計師的成名之路太漫長,要像外國設計師那樣被買手或者雜志主編發現并且重用,需要用更多的公關手段,想當年Isabella Blow在圣馬丁發現Alexander McQueen,女魔頭憑借一場秀就覺得Alexander Wang 是可塑之才,在天朝就不太可能。所以在中國做獨立設計師,有全年零薪水的可能,但是請各位有職業理想和抱負的設計師們相信“只有不賺錢的個人,絕沒有不賺錢的職業”。我們的獨立設計師,會賺錢和經營自己品牌的大有人在,從前,老一輩的謝鋒、張志峰、郭培,到今天的新秀藍玉、韓璐璐,不但人美作品也美,個人品牌和設計師品牌都經營得相當出色,保守估計一年也要有300 萬元以上的收入。
職業設計師
職業設計師就是指那些沒有個人品牌、受雇于大集團或者大品牌的設計師,他們也是像編輯一樣的高級白領打工者,只是他們的薪水不低哦,尤其是那些你叫得出名字的大牌們,比如劉芳、馬可不但拿的是幾百萬的年薪,也可能還擁有某個品牌或者某個集團的股份,又沒有經營風險,但是銷售壓力絕對是有的,一旦品牌銷售業績不好,就要每天看銷售總監的臉色過活,壓力山大啊親。
小裁縫們
當然以上我描述的都是比較成功的案例,也有很普通的設計師或者干脆被人叫做“小裁縫”的那些還在積極奮斗的時尚圈愛好者們,職業不分貴賤,也不管成功或者不成功,只要你有宏大的目標總有一天會成功,盡管你現在月薪15000 塊,盡管現在你的名字沒有人知道,但是誰敢說你不是下一個阿瑪尼或者下一個香奈兒?時間尚早,不可輕言放棄。
時尚圈最富有的職業——攝影師
攝影師也許是時尚圈內最功不可沒的一群人,他們用自己的鏡頭去捕捉模特和時裝的美態,自己卻甘于屈居于幕后,也許拍出最漂亮畫面的那群人并非是收入最高的,就如一個為雜志拍時裝片小有名氣的攝影師收入未必比街口那個裝修豪華的婚紗攝影里的師傅高。
國外攝影師
國外的攝影師分工較為細致,有專門拍攝T臺走秀的,也有專門從事廣告商業攝影的。攝影師的平均年薪為5.8萬多美元,約為人民幣37萬元,但要知道在外國,像Mario Testino、Steven Miesel這樣的攝影師隨便一接某個奢侈品大牌的廣告拍攝單子,幾百萬美元就輕松入賬,甚至有傳聞說這樣級別的大師攝影費太貴,導致許多品牌愿意起用 Mert&Marcus這樣的年輕人。新一代的街拍攝影師Scott Schuman早就出版了幾本自己的攝影集,更紅的Tommy Ton則成了Style.com的簽約攝影師,據說拿到了吃穿不愁的薪水。而且Tommy Ton本人已經不限于在時裝發布的場外進行拍攝,還被邀請為頭排的座上嘉賓,那些寒風酷暑的煎熬已經過去。就連時裝品牌Club Monaco也邀請他作為客座設計師,創作了幾款同名手袋,在那些渴望被Tommy Ton街拍時裝精的推波助瀾下,自然又賣得盆滿缽滿。反倒是,老派的攝影師過著清貧的生活,曾是世界上年薪最高的攝影師Annie Leibovitz一年保底至少能收入200萬美元,而為英國女王拍攝一天肖像,就可以拿到10萬美元,但他依然逃不掉破產的命運。另一位街拍始祖 Bill Cunningham在時尚圈風雨無阻地拍了幾十年,甚至擁有一部聲望頗高的紀錄片。巨大的聲望并沒有為他帶來相應的財富,他在Carnegie Hall住了將近六十年的單間公寓小得像鴿子籠,不帶廚房,連一桌一椅也沒有。洗手間是合用的,在走廊盡頭。他身無長物,屋子里有無數金屬檔案柜,只有他拍攝的照片。每一季時裝周,他都自掏腰包住在郊外的小旅館,搭地鐵去秀場。對于此,他全不介意,因為和美相比,他對名利完全無動于
雜志攝影師
許多攝影師都是從攝影助理做起,那時候基本上賺不了什么錢,每天的工作就是扛著各種沉重的器材,幫攝影師調整背景以及各種測光。雖然是瑣碎的活,但細心學習,出師之后,就大有用武之地。實際上,很少有攝影師只為雜志拍攝,因為雜志能夠負擔得起的稿費開支并不太多。但攝影師之所以愿意給雜志拍攝,一方面可以沒有束縛地實現許多好玩的創意,拓寬自己的攝影風格,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的曝光率,讓更多業內業外人士了解到他的攝影技術。一個雜志攝影師的年收入可以達到20 萬。
商業攝影師
大部分攝影師都希望能夠做商業攝影師,因為廣告客戶才是真正有錢的金主,隨便一個廣告都在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如果你是個如馮海、梅遠貴這樣的大牌攝影師,幾百萬的廣告也不是難事。但要知道,商業攝影,錢并不好賺。越有錢的客戶,要求就越多,也會越挑剔,頻繁地修改、重拍,一個項目從籌備到拍攝,再到修片完成,可能會經歷數十天,甚至一個月。當中客戶的各種怪異的要求,攝影師也必須滿足,正所謂“客戶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戶如初戀”,而收入30 萬到300 萬都不成問題。
街拍攝影師
在過去,國內的街拍攝影師大部分都是出于興趣愛好,拿著自己的單反將街頭那些美人兒收入自己的鏡頭之中。隨著P1.com這樣街拍網站的興起,也誕生了一部分簽約的街拍攝影師,其中有些是拿固定的月薪完成拍攝任務,年收入大致在5 萬~8 萬元左右,也有一些走的是計件工資,一張照片100~300 元,有被斃稿的風險。考的是攝影師發現時尚的審美能力,也激勵他們去發掘更多的時髦瞬間。這樣的攝影師年收入大約可以在12 萬元左右。
出路就是紅——模特
模特是整個時尚行業里最光鮮亮麗的那一群人,她們有著修長纖細的身材,可以被那些價值連城的時裝包裹,在眾人眼中,她們出席的不是時裝發布就是高尚酒會。走過書報亭或是商場,她們的面孔無時無刻不在對你微笑。而這群美麗的人兒,薪水是否會和想象中一樣漂亮?曾經,那個傳言“沒有1 萬美元就不起床”的超模黃金時代是不是真的?
國外模特
在歐美,模特和中國一樣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甚至競爭壓力更大。一般來說,普通模特的年薪僅有2.7萬多美元,折合人民幣17.1萬多元,甚至不如國內商展跑得勤快的姑娘。超模如Gisele Bundchen一年可以拿到45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8億元的天價。根據《福布斯》雜志評選出的全球收入最高的十大超模,Bundchen就以這樣的天文數字遙遙領先。第二位是英倫資深老“超模”Kate Moss,從Longchamp到Mango,從Topshop到Salavotore Ferragamo,她有著各種合作和代言,一年凈賺920萬美元。另外,維多利亞的許多秘密天使們都在這個榜單之上,Miranda Kerr、Adriana Lima和Alessandra Ambrosio每一個身價都是數百萬美元。而模特中最幸運的要數Natalia Vodianova,原本只是俄羅斯水果攤頭的貧窮姑娘,在走紅國際T臺之后,與英國貴族Justin Portman結婚,離婚后又搭上了LVMH集團的太子爺Antoine Arnault,盡管她現在的收入一年是860萬美元,但樂觀估計。
國內模特
平面模特
同攝影師一樣,沒有模特只接雜志拍攝,這只是為了在圈中混個臉熟的方式。能夠上得了雜志的模特,至少都有些資本。從搭配到大片,雜志編輯為了創意,會帶著模特去最險惡的環境、讓模特最核突擺各種造型。這樣辛苦忙活一天大概也就拿個800 元,好一點兒的1000元,中間還要被經紀公司抽成,如果僅靠給雜志拍片的話,不怎么能接到活的普通模特也就幾千元,需要靠車展等展臺活動補貼家用。不過運氣這個事情也說不準,當初給雜志做試衣模特的劉雯,就從一個月幾千元的收入成了如今吸金強勁的國際超模。
天橋模特
時尚圈不缺漂亮姑娘,缺的是機會。一個模特要嶄露頭角,除了拍雜志大片之外,重要的就是去四大時裝周走秀。新面孔則在5000元到10000 元,名模們則在20000~50000 元,而那些享譽世界的超模一次時裝周可以拿到百萬薪酬。但這當中也有些吝嗇的設計師仗著自己名氣大,所以就只付模特一點兒報酬,甚至拖欠工資。而模特經紀公司通常會抽取客戶收入的20% 作為傭金,模特在時裝周的交通費用也得自費,公司只提供簡單的模特宿舍,所以走秀也不是個輕松活。
商業模特
無論模特們在T 臺上如何風光,但最終其商業價值必須體現在她接到的商業代言上,一個傭金豐厚的代言可以讓她一年不愁吃穿,同時在Models.com排行榜上迅速飛升。代言的費用從幾萬到幾百萬不等,許多不再走秀的模特也依靠著商業代言和活動站臺,依然牢牢地占據著顯要的位置。劉雯去年進賬2000 多萬元,更別提Models.com新發明的Money Girls 排行榜,在上面你會看到依靠Vera Wang 廣告依舊堅挺,但久久未在時裝周上出現的秦淑培的身影。
最風光職業最低薪水——時尚編輯
在一線城市里,長得高的姑娘做模特,矮一些的漂亮姑娘做公關,還有一些就做時裝編輯。這一行入行的門檻看似不高,但進來之后要求卻不低,文能寫稿,武能防身那種。實際上,她們的薪水可能是這個行業里最微不足道的。
外國時裝編輯
時裝編輯在行業內不算是個高薪職業,平均年薪僅為6.7萬多美元,折合人民幣42萬元左右,與金融、實業等工作相比,實在不值一提,但諸如“女魔頭”級別自然另當別論。許多從事時尚編輯職業的人們本身就是家產萬貫的富二代和名媛,從事這份職業僅出于對時尚的熱愛。有時尚圈的“科學怪人”之稱的 Anna Dello Russo女士是個時裝的狂熱分子,據說這位擁有4000雙高跟鞋,她竟然租用了一個高級的公寓把它打造成一個恒溫15度的衣帽間,用來存放她收藏的高級時裝,她愛她的衣櫥和鞋子甚至超過她曾經的億萬富翁老公和現任男友,她說“我的房間太擁擠,只能用來存放衣服”。這樣的名媛在時尚圈雖不多見,但是時尚圈絕對不缺有錢的時裝編輯,尤其是俄羅斯的時尚圈,充斥著石油寡頭和壟斷財團的后代。某知名雜志的女主編Dasha Zhukova自己的雙親就是莫斯科巨富,男友更是億萬富豪阿布拉莫維奇;Miroslava Duma和Elena Perminova更是憑借著自己的財富,可以在街拍中層出不窮地輪番換上當季(甚至是下季)新衣,只靠那微薄的薪水絕對是無法實現的。比如,最紅的街拍達人Kate Lanphear,她的出身就沒有俄羅斯幫的那些豪門名媛那么Drama,在成為編輯之前,她就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仔,經常為了買漂亮豪華的時裝一貧如洗,最窘迫的時候連房租都交不起,后來更是有劇作家把這個橋段寫進了名叫《一個購物狂的自白》的“爛片”里面,來揶揄時尚圈“窮”編輯的“裝”生活。
國內時裝編輯
助理編輯
助理編輯說實話就是個打雜的,各種臟活累活都得干,扛重物、燙衣服、發快遞、找插圖,聯系公關作者和場地,領導的奪命連環Call 隨時隨地在手里響起,并且學習忍耐和抵御誘惑。但這正是一個好的時裝編輯的必經之路,只有都做過,才懂得發生各種事件該如何解決。一個助理編輯在實習期通常月工資只有800 元,或者拍一次片子拿300元。轉正之后,也只能一個月拿4000~5000 元,離一個Louis Vuitton 的基本款單價還有些差距。
時裝編輯
當助理編輯經過2~3年,媳婦熬成婆之后,終于可以成為一個獨立做稿的時裝編輯,這時候工資也不過6000~8000元,資深一些的也不過 10000元出頭。好在這時候,時裝編輯可以參加一下活動補貼家用,一次300 元的收入如果跑得勤,也算是筆不小的收入。這樣算下來,時裝編輯一年8 萬~15 萬元的收入也不算高。那些傳說中天天穿在身上的名牌,有些是編輯一咬牙買下的,有些是在折扣時收入的,有些是本就家底豐厚,還有一些猥瑣一點兒的,大概會把拍片借來的樣衣披在自己身上,不值得提倡。
主編
主編這個位子和編輯大大不同,除了要監管內容,還要管理團隊,更需要拓展資源和廣告客戶,需要籌謀雜志從落地活動到每一期選題的方方面面。這也是為何管理層的薪水和普通編輯是兩個水平。在國內,一家雜志的主編大概至少拿到60 萬元年薪,好一些的在百萬級別,據說某時尚巨刊的主編年薪在600萬元,還另有不少補貼,但這畢竟屬于秘密,細節就不得而知了。
低調地賺錢——造型師
在時尚界尚屬追趕階段的中國,彼此的分工并沒有那么細,早幾年一直是編輯或化妝師包辦造型師的工作,直到近幾年造型師開始逐漸浮出水面,在她們的手中,時裝會像施了魔法一樣,變化出你想象不到的造型。
國際造型師
成熟的時尚產業中,造型師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的平均年薪為6.9萬千美元,折合人民幣43萬元。不夸張地說時尚界的一流造型師都是好萊塢明星的閨蜜,她們或他們甚至可以掌控一個好萊塢明星的命運。造型師Monica Rose主要客戶是好萊塢性感女星Kim Kardashian,而她本人也擁有一個博客來記錄自己和Kim的時裝風格,為讀者分享造型重點,這也讓Kim從中獲利,雖然沒有任何工作成績,她卻是好萊塢最紅的Fashion Icon。大牌造型師Katie Grand更是擁有自己的雜志《Love》,并成為Louis Vuitton和Marc Jacobs的御用造型,那薪水肯定和代言費差不了太多,而像Rachel Zoe和Patricia Field這樣一戰成名的造型師,靠的是自己那些一擲千金的明星客戶。Nicola Formichetti 的成名實屬偶然,因為一次雜志的拍攝讓他開始了與Lady Gaga的合作。Lady Gaga非常喜歡Nicola Formichetti準備的一些造型單品。在一次MTV音樂獎上,Gaga一個晚上連換六套造型,全部由Formichetti全力打造。
Lady Gaga《Bad Romance》音樂錄影帶在McQueen 的2010春夏時裝秀上首次曝光,短短五分鐘內,動用了整整十個造型,其中也包括McQueen那雙臭名昭著的變態高跟鞋。Nicola Formichetti和Lady Gaga的造型團隊“House of Gaga”為其打造了很多怪異而驚艷的造型,起初大眾只認為這是吸引目光的噱頭,很快這種前衛就得到時尚圈的認可和追逐,Lady Gaga成為最受矚目的全新時尚Icon。造型師們在平日里也是積極開展各種合作,甚至擁有了自己的時裝品牌,日進斗金絕不是問題。
雜志造型師
目前大部分的時裝造型師都是自由造型師,許多都是在國外學成歸來,或是在業內小有名氣,依靠著良好的名聲和雜志的關系,可以接到不少活計。依然是那句話,幫雜志拍片,賺不了大錢,一次從2000 元到6000 元不等。但有時候,要操心的事情可不少,有些造型師必須幫編輯借到那些搞不定的衣服,自己還得在平日里買上一大堆配飾以備不時之需。對于他們來說,雜志拍攝卻充滿了樂趣,即使一年到手可能在10 萬元左右也值了。
廣告造型師
相比于雜志造型,廣告造型活傻錢多,特別是TVC廣告。造型師必須帶著預算去相應的地方采購演員的著裝,絕大部分都是些日常的基本款,搭配只要不出錯就行,在中國,廣告造型極少有創意可言,但收入卻不一樣了。盡管必須時時刻刻跟班拍攝,但一次幾萬元的費用可不少,如果幸運的話,每周都有一次拍攝,那么一年50 萬~80 萬元不在話下。
劇組造型師
劇組造型師屬于周期長拿錢多的那類人,通常一部片子下來可以一次性拿到十幾萬元到數十萬元,但拍攝過程卻非常漫長,也必須長期駐扎片場。好在,一般劇組造型師不用擔心服裝的采購和來源,有相關的服裝師會為其準備好,唯一要做的只是搭配。這樣看來,性價比應該挺高。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