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活實驗室的社會行為實驗——壹公里的T臺計劃于11月1日在巨鹿路現實發生。有3位本土新銳時裝設計師與團隊的5個系列的時裝參與其中,15個充滿激情的表演者在時裝的掩護下貿然進入馬路空間自由走秀,與周圍的現實生活環境形成對比又或者即興融和,刻意模糊了舞臺與現實的界線,表達在日常所不敢表現的事物,把肆意的,刻意的或隨意的精神放逐到日常空間,希翼日常生活更具表現力,對抗日益缺乏可能性的生活以及愈來愈趨于單一價值觀的現實。
發生時間及地點:
11月1日 下午2:00-4:30
巨鹿路陜西南路 — 巨鹿路常熟路
馬路秀場的構造:
序曲:弄堂里的精靈
主調:日常﹒舞臺
尾聲:衣的蛻變
"壹公里"并不只是一個長度單位,它代表了光鮮T臺的一次延伸,一直足夠長到觸及生活,直到你的腳下。生活中也應該保持這樣的精神,鮮活,即興或者肆意,講述了另一種生活存在的可能。
本次的馬路秀場融合了時裝,即興表演以及現實環境互動等元素,盡情演繹"曼妙街頭,肆意自我"的主題。此次活動作為整個計劃的序曲,將僅僅是一個開始。"壹公里的T臺"作為一個持續的計劃,在往后的每一季將不斷融入新的表現元素,聯合不同的文化機構與設計師,對當下情境的作出現實反應,從而演繹新的不同主題,將生活的自由疆界不斷得以拓寬。
另外,值得我們特別關注的是參與本次計劃的設計師及團隊,他們分別是來自上海的何艷與studio P.I.,以及來自廣州的設計組合 cloos hates diamond。何艷是已為大家所熟知的國內獨立設計師的代表,她的多個設計系列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認可;studio P.I. 是由兩位設計師于2005年創立的,具有國際化背景的設計師陸民以及富有設計天賦的Can給整個系列的作品帶來了極具開創性的構思與驚喜呈現。Cloos hates diamond, 是立足于廣州和巴黎的時裝設計組合,分別由兩位成員程君(JUN)和盧俊(BEE)組成。這個非時裝科班出身,并且具有插圖及雕塑專業背景的組合在其充滿靈感的另類設計風格當中更強調結構構成及拼貼元素的運用,并以DIAMOND為創作靈感和造型基礎延伸出了一系列的試驗作品。本次帶來的"口袋"系列,將在馬路空間為我們帶來現實驚喜。
TEAM / 團隊介紹
// 壹公里的T臺計劃是基于我們對于生活的期待與夢想而構思,并為之發生而努力;
_ 項目策劃 〉黃 帥(Huang.S)
_ 項目統籌 〉吳正夏(AMY.Wu)
_ 現場導演 〉盧 璐(LU LU)
_ 攝像導演 〉盧 意(LU YI)
_ 攝像協力 〉肖 灑(Xiao Sa) 汪嘉倫(Wang jialun)
// 黃帥(Huang.S)
- 策劃人,設計師
- 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系,曾任職于上海井ART畫廊,目前致力于生活實驗室的項目發展。
- 主要經歷
先鋒墨象・現代印作—中日當代藝術展 / 上海 008 年 5 月
上海態度—當代藝術邀請展 / 上海 2008 年 3 月
寓意-日本當代藝術展 / 上海 2007 年 11 月
// 吳正夏(AMY.WU)
- 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在過去4年里主要從事藝術及創意活動的策劃與執行。
// 盧璐 (LU LU)
- 獨立編劇,導演
- 復旦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 學士;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戲劇與劇場 形體劇場 碩士
- 主要經歷
2008年3-4月編劇導演《橡樹樺樹》參加 臺灣'尋找二十一世紀的契訶夫'亞洲小劇場新勢力聯合展演
2005年至2006年在多倫路現代美術館作為志愿者參與"巴斯奎特 1960—1988——讓•米歇爾•巴斯奎特紙本回顧展"等多個展覽的執行和藝術教育工作
2005年在上海小劇場下河迷倉原創俱樂部任項目經理
2004年至2005年在上海話劇中心實習期間參與多個話劇創作,翻譯貝克特名劇《終局》
// 盧意(Lu Yi)
- 策展人,影像藝術家
- 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現任JING ART GALLERY 藝術主持
- 主要經歷
第五屆獨立影像年度展 / 南京 2008年
中間視界兩岸當代藝術交流展 / 上海2008年
《白開水》青年藝術家聯展 / 上海 2008年
《信風》杭州青年藝術家聯展 策展人 / 上海 2008年
第四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 / 南京 2007年
// 張哲 (Zhang Zhe)
- 編劇,導演
- 上海戲劇學院社會表演學研究生
- 主要經歷
《加油好男兒》真人秀策劃導演組 2007年
《迷倉少女事件簿》 2007年
《兩個女孩》2006年
《碗樂》2005年
DESIGNERS / 時裝設計師介紹
_ 何艷
_ stuio P.I.
_ cloos hates diamond
// 何艷
1999年畢業于無錫輕工大學服裝設計專業
2004年8月至今共發布女裝系列"bpmf"、"馬蘭花",男裝系列"女形"以及"早春共和"系列
2005年以系列"對白"參加"花樣"新銳設計師群展
2008年參加英國V&A博物館"創意中國 CHINA DESIGN NOW EXHIBITION "巡展
// cloos hates diamond
立足于廣州和巴黎的時裝設計組合,分別由兩位成員程君(JUN)和盧俊(BEE)組成。非時裝科班出身,其插圖及雕塑專業背景,另設計風格當中更強調結構構成及拼貼元素的運用,并與DIAMOND為創作靈感和造型基礎延伸出這一系列的試驗作品。
程君 JUN
2005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現于在巴黎修讀視覺傳達。
2005年 與朋友創辦虛擬工作室GUMGUM(發表名為JUN),并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作品。
2007年 參展北京"耳膜影象"圖形設計展(北京今日美術館蘋果社區)。
2007年 加入"沒興沒廢"活動項目制作。
2007年6月 作品參加07扇動廣州設計邀請展。
2007年7月 Cloozmagzine & GumGum 參展 TORONTO XPACE畫廊設計師群展。
2007年7月 參展深圳舉行的"出街"藝術展。
盧俊 BEE
2001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附中,2005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
現工作于廣州電視臺任美術指導。
自大學期間就開始獨立創作網絡雜志媒體《Cloozmagazine》
2003——2006,近期創作關于結構與裝飾性相互關系的系列服裝作品。曾參加:平遙攝影雙年展(2005);no Pandas展;深圳《出街》展(2007)。
// stuio P.I.
stuio P.I.是由陸民與Can兩位設計師于2005年在上海建立的.
陸民
曾留學紐約、巴黎、佛羅倫薩。曾在紐約的Donna Karan, Oscar De La Renta,和 Geoffrey Beene 以及巴黎的Givenchy Haute-Couture擔任設計師工作,回到上海又在Hugo Boss任職。帶著國際化的資質和經驗,陸民在上海這個遠東的時尚中心落下了腳步。善于手工縫制的她和善于解構再創造的Can一起建立了stuio P.I.。
Can
Can是一位年輕而有天賦的中國設計師。多用黑白兩色,風格簡約而具有幾何美感。并善于把握成衣改裝的時尚。
發表評論
相關的文章
"觀潮"共有667篇與該文章相關的內容。
(查看全部),以下顯示其中最新文章5篇。
on
September(9月)24, 2015 at 15:55 AM | Posted by
文文

倫敦時裝周(LFW)秀場前排大咖們都穿啥?愛時尚的女人們肯定不會放過這些時尚弄潮兒的造型,趕緊搶先看,了解最潮的服裝款式,刷新時尚視野。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3, 2015 at 14:46 AM | Posted by
XOXO

清晨的市集,米黃色的陽光簇擁著灑落下來,照亮了鑲嵌著彩石販賣奶餡餅的小車。微風徐來,小販們正向游客們兜售著紀念品 – 色彩艷麗的手繪木雕和粗曠風格的黑白象牙手鼓。黑皮膚的女人們裹著鮮艷的麻織坎加,頭頂著彩陶水罐招呼著自己的孩子往家的方向走去。市集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熱鬧喧鬧。錯落的幾何硬石紋理的地板,古老的多色編制飾品搖曳期間,交錯的色彩和肌理都在恍惚中散發出淳樸原始的氣息。 這一切與鼎沸的人聲混雜在一起,組成了一曲有趣,悠閑又充滿人情味的南非De Rust小鎮市集交響曲......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2, 2015 at 17:19 AM | Posted by
李儀

倫敦時裝周相較于紐約、米蘭和巴黎來說,似乎并不能夠讓時尚人士們精神振奮。但是,出現在倫敦秀場上的品牌可都是花了不少心思,舞文弄槍,大膽展示自己的創意的。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1, 2015 at 21:36 AM | Posted by
李儀

紐約時裝周繼續進行,在第三天的秀場里,模特都成為了躍動的風景,有Lacoste、Alexander Wang這樣的品牌新系列作品以街頭運動風大行其道,Dion Lee飛揚的流蘇裙擺、Altuzarra的都市颯爽以及Christian Siriano的風情長裙等都是風光無限。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14, 2015 at 22:07 AM | Posted by
李儀

第二天的紐約時裝周充滿了紐約的風情,從Givenchy的室外秀場再到Cushnie et Ochs和Wes Gordon等的新系列設計中對于色彩和線條的運用都讓人感受到多元化的魅力,也讓這座城市更添柔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