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奢侈高端的牛仔褲品牌一直把日本看做是頂級牛仔褲的最佳生產地,2011年日本的牛仔市場估價達到74.8億美金的價值,雖然整個牛仔褲市場范圍有所下降,但是日本的零售商和生產商認為牛仔褲的銷售量并沒有受到影響。很多人認為市場范圍的下降很大原因在于消費者購買高街品牌和打折牛仔褲的數量增加,在日本市場上一個影響力日益增大的集團就是Fast Retailing公司,旗下的Uniqlo和GU等品牌都是十分受歡迎的高街品牌,其市場份額由2006年的3.5%攀升至2011年的4.7%,趕超了Edwin和Levi Strauss等專業牛仔褲生產公司的市場份額。
Fast Retailing集團把重心放在低價牛仔褲的生產上,2011年的市場份額已經占到驚人的18%,在日本市場上,總體排名第二的當地牛仔褲生產商為Edwin品牌,其市場占有率僅為3.2%,和Fast Retailing相比還是有很大的落差。雖然Uniqlo和Edwin品牌銷售牛仔褲的總金額相差不大,但是Uniqlo因其價格上的優勢,銷售量可以達到Edwin品牌的好幾倍。
在日本市場上,很多消費者購買牛仔褲時關注的并不僅是價格,社會地位象征和發源地,他們更多的是尋求一種安全感。消費者開始越來越看重牛仔褲的真實造型和穿上的效果,而并不看重牛仔褲的品牌或是生產方式。像諸如Beams和United Arrows這些新興的年輕牛仔褲品牌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歡迎,牛仔褲越來越多的樣式比如緊身程度,高腰低腰設計等的不同也讓消費者購買牛仔褲的數量逐漸增加,而通過低價就能買到這些樣式也成為高街品牌牛仔褲如此暢銷的重要原因之一。
原文鏈接